七一社区        注册

城乡结合部如何推进绿色发展

——基于成都市武侯区机投桥街道的调研报告

成都市委党校课题组

2016年01月04日11:1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作为城市脏乱差的代名词的城市城乡结合部,如何强化环保工作,推进绿色发展呢?成都市武侯区机投桥街道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成效明显。一是找准制约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二是构建绿色发展的保障体系;三是推行多层次立体化的绿色环保网格化管理;四是借力大数据强化绿色环保管理;五是强化绿色环保巡查监督;六是大力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教育;七是强化绿色环保制度建设。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绿色发展;成都市武侯区机投桥街道;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等五大新理念,并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城市城乡结合部,一致被认为是城市脏乱差的代名词,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土地开发支离破碎,原有的道路、水系等被打乱,垃圾成堆,排水不畅,违章搭建十分严重,环境卫生恶化,居住人员成分复杂,社会治安较差,等等,那么,城乡结合部如何强化环保工作,推进绿色发展呢?近期我们课题组深入到成都市武侯区机投桥街道办进行了调研。

武侯区机投桥街道地处成都市西三环内外侧,属于城郊结合部。辖区内总面积6.6平方公里,8个社区,总人口11万,其中常住人口3.2万、流动人口8.1万,辖区内不规范交通道路多、小企业多、小商铺多、外来人口多等“四多”现象,生态环境状况复杂,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班子,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和新环保法,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大力开展辖区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2015年,街道办主动适应环保工作新常态,以建立“环保科”作为组织保障为抓手,以“加强监督、改善环境”为目标,着力解决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基层环保组织网格建设”、“污染源普查及建档”、“污染源日常巡查”、“环境应急处置”、“信访投诉处理”、“环保宣传教育”等五个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推进绿色发展。2015年10月27日,全区基层环保组织机构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该街道召开,与会人员对该街道加强环保工作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找准制约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

只有找准问题,才能对症症下药,促进问题解决。调查研究是找准问题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调研,才能找准制约绿色发展的问题。机投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认识到,要改变辖区内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推进绿色发展,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和原因。决定成立调研组,对辖区内生态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分析,辖区内生态环境在在四大问题:一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较慢,城乡环境面貌总体偏落后。辖区内购地建房、小城镇房、村民院落农房及各类在建、拆迁工地和待利用地块较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纵横交错、城市化步伐偏慢、现代产业缺乏,特别是距场镇和交通主干道较远的区域,基础设施更为落后,一些污染源难集中收集处理,部分区域的城乡环境面貌总体偏落后。二是污染源分布广、数量大、隐蔽性较强。据调研统计,截止目前,街道共有各类在建、待建地块21个,河渠12条(段),工业污染源29个,涉及家具、印刷、混凝土搅拌站、物流仓库、加油站、仪表制造,金属、玻璃、塑料、模具类加工等行业;生活类污染源涉及餐饮住宿400余家,工程机械汽修、洗车场150余家,废品收购站20个,医院(诊所)47家,美容洗浴等其它污染源50余家,尤其是汽车维修、洗车场数量近两年来增长较快,成为辖区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另外,部分污染源隐藏于院落楼栋和城乡环境偏僻落后区域,具有隐蔽性。三是环境污染问题较多,环保工作压力较大。辖区内小规模生产加工作坊、小汽修、小餐饮等污染源数量较多,治理难度大,加之部分业主的环保法规意识淡薄,导致辖区内粉尘污染、扬尘污染、水体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危险)废物存储处置、各类噪音扰民等环境问题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家具、模具、汽修类喷漆污染和小餐饮油烟扰民、小作坊机器切割、KTV及广场舞等各类噪音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成为信访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四是环保人才缺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表现为:环保人员的环保专业知识和环保法规知识欠缺;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工作方法缺乏创新与规范;监督作用发挥不够,防污治污力度有待增强等。这些问题极大阻碍了辖区绿色发展,成为制约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构建绿色发展的保障体系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空气、水、土壤、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保护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必须建立组织机构、人才队伍、专项经费等保障体系。机投桥街道针对调研找出的问题,构建立了“六个落实到位”的环保工作保障体系,即:成立环保科,配备环保专职工作人员4名,安排办公室2间,安排环保工作经费10万元,配置了环保工作设备,制定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构建了“组织机构”、“专职人员”、“办公场所”、“工作经费”、“环保设备”和“规章制度”等“六个落实”环保工作体系。并加强专职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执法记录仪、摄像机、照相机、噪音测试仪等环保专业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有力保障了街道环保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街道环保科成立以来,摸清了辖区污染源,建立了污染源巡查与处置上报机制,并发挥了四个作用:发挥了基层环保机构监管污染源的“先锋”和“侦察”作用;利用熟悉本地情况、快捷到达现场的优势,快速有效处置环保信访投诉和突发环境事件,发挥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开展切合实际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发挥了深化基层环保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法制观念和环保知识的作用;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促使企业将环保工作与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同等重视、一同部署、共抓落实,发挥了联防联控作用。

三、推行多层次立体化的环保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地理布局、属地管理、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全方位、动态化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直接表现为管理单元的细化,是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具体运用,实质是针对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开展的一次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是按照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人、财、物、权、责全面下沉,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的制度再造。这一创新的模式是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的一套精细、准确、规范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政府通过这一系统整合政务资源,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机投桥街道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建立了三级环保管理体系,制定了《机投桥街道建立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实施方案》,建立了街办——社区——网格员三级管理体系。街办为一级网格,责任主体为街道办事处,环保科、安监、城管、食药监、投促中心等相关科室为网格成员,环保科负责街道环保日常工作。各社区为二级网格,责任主体为社区居委会,设置环保员负责社区环保日常工作。根据社区人口户数、院落性质、区域现状面貌等因素,结合社区两委成员人数,将每个社区划分为3至6个网格区,由社区两委成员包片联系。每个网格区内的自治院落、物管小区、驻区单位和企业为网格单元,设置网格员,由社区社会组织,院落楼栋的党小组、居民小组、物管负责人以及驻区单位和企业联络人担任。环保网格员向社区环保员、街道环保科反映报告环境问题,包网格社区两委成员协助社区环保员开展环保工作。目前8个社区共划分36个网格区、设置86名网格员。同时辖区环卫公司、综合执法队员参与网格巡查,发现环境问题及时报告。制定了三级网格职责,制定了巡查报告、协助调查处理、环保宣传等职责。通过以会代训、发放学习资料、协助现场环境监察等形式,开展了对社区环保员和环保网格员的培训。通过建立三级管理体系,不仅在辖区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基层环保监督管理网络,消除了环境监管“盲区”,而且弥补了上级环保部门监管区域大、力量薄弱的不足,实现了环保工作重心下沉、监管前移。

四、借力大数据强化绿色环保管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大数据战略,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加强环保数据收集、管理等工作,是实施大数据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关键与保障。机投桥街道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环保基础数据工作:一是调研摸底,获得污染源数据。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获得数据:其一,通过完成上级环保部门组织的各项污染源(环境安全风险)专项调查获得原始数据;其二,通过街办、社区、网格三级网格的日常巡查获得数据;其三,通过信访投诉调查获得数据。通过逐一排查辖区各院落、各道路,尤其是那些分布零散、隐藏于院落楼栋和城乡环境偏僻落后区域的污染源,为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日常监督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建好污染源数据台帐。建立了完整、清晰、准确、分类、动态的污染源数据台帐。完整,即要求辖区污染源摸排无一遗漏;清晰准确,即要求准确掌握各污染源环评办理、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存在的环境问题等相关的具体情况;分类,即按照工业企业(生产、加工、作坊)、餐饮酒店、汽修洗车场、废品收购站、医院诊所、其他污染源6大类分门别类建立台帐;动态,即根据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更新污染源档案,做到“两清”(污染源增减清、同一污染源事项变更清)。同时,编制辖区主要污染源分布图,对污染源的分布基本上做到了“一目了然”。三是运用数据信息强化管理。将污染源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实行分层按级管理。一是把工业企业(生产、加工、作坊),规模较大的工程机械、汽修店、洗车场,大型酒店、餐馆,综合性医院,以及环境问题相对突出或受到群众两次以上投诉的排污单位列为重点污染源,实行重点和动态管理,目前已有44家排污单位被列为重点污染源重点监管;二是对重点污染源在日常巡查报告处置、建立“一企一档”等方面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起到了以点代面、重点解决问题的作用。

五、强化绿色环保巡查监督

环保工作具有社会性、技术性、综合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必须强化环保巡查监督,高度重视重视日常管理。机投桥街道一是建立完善巡查机制。制定了《机投桥街道污染源巡查工作暂行办法》和年度巡查方案。明确巡查人员范围,即括街办、社区、网格三级管理体系以及环卫公司和综合执法队员;明确巡查职责,要求社区环保员和环保网格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明确巡查对象,即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以及河道、各类地块等;明确巡查时间,规定重点污染源每半月巡查一次,每月对辖区污染源全面巡查一次;明确巡查方法,强化对《成都市乡镇环境保护现场巡查工作指南》“问、望、看、闻、听、查、走、访”巡查方法的学习与交流,积累现场监察管理经验。二是做好巡查结果运用。认真规范填写巡查记录,及时掌握排污单位现状,主动发现问题,补充完善污染源台帐,重点做好现场简易处置和重大事项报告。对一般环境问题,通过口头告知或下达《环保违法行为告知书》予以警告,提出整改要求,并定期回访复查整改情况;对环境问题较严重或不配合整改的排污单位,及时上报街道办事处、区环保局进行综合执法解决,2015年已下达《环保违法行为告知书》32份,日常巡查新排查污染源70余家,及时督促160余家排污单位整改了发生的污染问题。

六、大力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教育

面对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基层环保部门需要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一是要突出重点,把握环保宣教工作的主动性。要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重点、热点开展宣教,深化对环保的认识;要围绕环境法律法规开展宣教工作,着力开展地方性环保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法治观念;要围绕环保专项检查活动开展宣教,曝光一些违法排污案例,增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威慑力。二是利用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要充分利用电视台、政府网站、社区板报橱窗、宣传手册等,深入报道环境保护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扩大报道深度,回应群众环保诉求,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对区域内突发的环境事件第一时间准确发布信息,澄清事实,疏导民情,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三是要创新形式,扩大宣教覆盖面。街道处于环保系统的最基层,直接面对广大群众与企业,要积极组织开展环保宣教进学校、进社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四是结合环境执法和污染纠纷调处,把执法和矛盾调解活动作为生动的环境宣教课堂,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意识。机投桥街道坚持服务企业,帮助整改环境问题。首先,高度抓好企业环保宣传教育。针对辖区小规模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和汽修、洗车场、废品收购站等污染源多的特点,编印行业环保规范要求、环境违法案件选编;大力宣传新环保法,组织辖区各排污单位进行新环保法专题培训;统一印制排污标识提供给各排污单位,为部分重点排污单位统一设置了环保宣传栏。其次,出谋划策促进企业整改。在维护法律法规严肃性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必要时到现场指导施工整改,促进问题解决。第三,抓好信访投诉处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制定了《机投桥街道环保信访投诉办理工作规定》,充分发挥街办、社区、网格三级网格熟悉本地情况优势,快速有效处置信访投诉;建立信访投诉台帐,着力解决受到反复投诉的环境问题。对无力解决或不在环保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做好政策解释和情况上报,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2015年以来,街道共受理各类环保信访82件(次),涉及排污单位(点位)61家,其中受到2次以上反复投诉的排污单位(点位)8家,信访总量同比往年下降12%。通过区环保局和街办的共同努力,解决了半边街塑料加工作坊废气污染、武青东四路火锅店炒料油烟扰民等一些群众反复投诉的问题。第四,加强自身环保专业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和环境监察现场学习,提高了处理环境问题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七、强化绿色环保制度体系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要强化环保制度体系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一是要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证制度,改革环保境影响评价等有关管理制度,形成简便高效、运行顺畅、有效衔接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要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执法、统一监测、统一环评的 “五统一”环保运行机制,提高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和整体性。三是要健全环境保护的市场体系,向社会开放部分环境监测项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环境污染。四是要建立健全用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和交易市场。五是要大力推广绿色信贷,支持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六是要建立健全环保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等绩效考核目标和评价考核办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七是逐步建立地方领导人员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探索建立赔偿制度。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失职、渎职的基层党政领导和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机投桥街道环保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强化环保制度体系建设,街道办紧紧围绕“基层环保组织机构建设”、“污染源日常巡查”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结合辖区实际,建立了更加规范和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先后制定了《机投桥街道污染源台账管理工作规定》、《机投桥街道污染源日常巡查暂行办法》、《机投桥街道环境应急预案》、《机投桥街道环保信访投诉办理工作规定》等工作制度,并狠抓落实,确保基层环保工作和绿色发展规范有序推进。

[课题组组长:薛成有 课题组成员:姚强、余科、马欢琪、赵汝周(执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朱书缘)
相关专题
· 问题研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