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张衡《西京赋》:“威慑兕虎,莫之敢伉。”威慑一词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二战末期,核威慑一跃置顶,成为悬在人类社会头顶的毁灭之疼。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攻击被称为新时期的“核武器”,“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网络时代的新智慧。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威慑理念,事关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网络空间相对于陆海空天等实体空间,融入其中、控制其内,甚至凌驾其上。网络空间疆体虚实相济、疆界模糊动态、疆域弹性变化,具有混沌性、全域性、通联性、不对称性等新特征,网络安全风险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尤其是从“棱镜门”事件可以看出,占据资源和技术优势的美国网络力量,在全球网络空间“无法无天”、“自由驰骋”、“肆意掠夺”,凭借的就是不具备网络威慑均衡的全面网络优势。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网络威胁正在浮出水面。网络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其对人类社会的威胁破坏正在逐步显现,目前仅仅是露出冰山一角。为此,建立威慑力量,我们一定要明晰威慑什么?既威慑网络霸权主义,也威慑网络恐怖主义。在国家层面,网络威慑不同于传统核威慑的确保相互摧毁,而是达成一种动态平衡、对等威慑,最终维护整体安全
“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面对时代的进步,威慑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我们要深切领会古人至深哲理,始终保持战略清晰,看清变革时期响应改革、顺应改革、彻底变革的大趋势,进而“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安全人才必须聚焦战略、技术以及产业等各个关键环节,经历一个快速成长又不失操守的过程。只要这样,有思想和不懈追求目标的中国人就可以改变世界,实现攻防兼备的网络强国梦,以蕴含中华文明的新型网络安全观构建人类社会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