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雾霾天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015年12月16日08:29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雾霾天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12月初,为应对连日出现的严重雾霾,北京等地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橙色预警,工业企业停限产、施工工地停工、机动车单双号行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雾霾来袭时,人们通常会关闭门窗,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待在室内。那么,室内的空气质量对健康有何影响呢?《经济日报》记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采访——

说到雾霾、PM2.5超标等话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室外空气质量。但其实一天中,我们在室内度过的时间往往占70%至90%。由于装修等各种原因,室内空气不一定比室外好;留在室内,也未必是躲避雾霾的最佳选择。专家建议,在雾霾实现源头控制之前,采取措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PM2.5:

室内不一定比室外少

今年秋冬以来,北方几次严重的雾霾天气,加重了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担忧。一些城市的中小学生还因此被迫停课,孩子们都躲在家里。

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夏青分析说,当室外雾霾严重时,关闭门窗,有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但很多时候由于人员活动、空气不流通等因素,室内PM2.5浓度反而会高于室外,继而影响身体健康。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从2011年至2014年对北京约40栋建筑楼宇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体育馆、办公楼、商场、酒店、研发中心等5类公共建筑。调研结果表明,公共建筑采用传统的集中空调新风机组时,如果没有加装空气净化设备,室内PM2.5浓度与室外PM2.5浓度相差无几,当人员活动较多时,室内PM2.5浓度还会远远超过室外PM2.5浓度。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结果,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室内PM2.5浓度大约为室外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而这部分颗粒,主要集中在0.1微米至1微米的粒径范围,也就是室外污染物中那些粒径小毒性大的颗粒会进入室内。当然,这也跟建筑物本身的密闭性、门窗开启的频率等相关。

2015年4月,清华大学发布首个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结果显示,相对于室外,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室内PM2.5吸入量为室外的4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也曾以重庆市5类38家公共场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PM2.5监测、分析显示,室内空气PM2.5与室外PM2.5浓度及室外温度均呈正相关。

为了解公共场所空气PM10和PM2.5浓度,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科于2013年1月(雾霾期间)选择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商场和临近交通干线的商场、餐厅及一家烧烤餐馆,测定空气中PM10和PM2.5含量。测试结果表明,餐厅监测点PM2.5浓度均超过空气质量标准值,最大超标42.6倍。

公共场所:

空气质量更需关注

我国关于环境空气的质量标准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中规定在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这样的二类区域,PM2.5日均值≤75μg/m3(微克/立方米)。我国标准制定的前提,是基于日常基数,2013年我国日均PM2.5低于35μg/m3的累积天数只有71天,2014年我国日均PM2.5低于35μg/m3的累积天数有93天。

对于室内空气质量,夏青给出的定义是,一定时间和一定区域内,空气中所含的各项检测物指标,主要有含氧量、甲醛含量、水汽含量、颗粒物等,是一套综合数据,能够充分反映室内空气状况,其中PM2.5浓度是重要组成部分。

除住宅、工作场所外,公共场所是人们相处最多的室内环境之一。公共场所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其空气质量更为重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的调研结果:60.5%的公共场所室内PM2.5浓度高于室外,因此,改善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加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关注及检测非常重要。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人员活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过敏源悬浮等种种原因,不仅存在着PM2.5浓度过高问题,还存在“空调病”“交叉感染”等空气污染的潜在风险。

中央空调系统容易成为细菌等微生物繁衍滋生的温床,存在传染多种疾病的隐患。原卫生部曾对全国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对30个省份的60个城市937家单位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积尘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的5600份样品中,合格率仅为6.2%,而“通风管道内表面积尘量”最高值达到486克/平方米,是国家标准的24倍。在装有中央空调的建筑内,如果不解决空调产生的污染以及交叉感染问题,就会对人的呼吸及身体产生危害,所以对空调系统进行净化十分必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邓高峰认为,在考虑空调等舒适性解决方案时,如何高效便捷地去除雾霾、PM2.5,实现杀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

公共建筑:

新风或将成标配

近年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建筑中,空气净化系统已经成为大楼空调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据报道,在日本,建筑物的新风引入及净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准配置,日本目前所有的民用建筑均预留新风口以便安装新风空气净化设备。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空气净化市场并不是新兴行业。当年的非典曾让中央空调净化市场和家庭空气净化市场一度火热,一时间喷涂光触媒、紫外线、甲醛灵、活性炭、臭氧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净化产品随处可见,最多时市场拥有8000多家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但在非典过后,昙花一现的净化产品市场迅速冷却。

而在市场仅存的这些企业中,95%以上产品以家居净化为主,而生产用于写字楼、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厂家仅为5%。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地方性小企业,缺少先进的空气净化技术,导致空气净化设备效率低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国内在商用场所、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净化方面的技术总体上有滤网、静电两大类,而采用这两大类传统空气净化技术的净化设备除了本身净化效率不高(一般最多达到80%)之外,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定期更换滤材,后期使用成本太高;定期清洗滤网,操作麻烦,影响使用。这也是导致空气净化设备在公共场所使用率很低的原因。

在发达国家,公共建筑、家庭新风普及率已高达90%以上。而新风系统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普及率还不到15%,一些二三线城市普及率还不到10%。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关注,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暖通空调》杂志社社长刘承军透露,北京市已完成居住建筑和公用建筑新风系统的政策调研课题,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使用新风系统,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为强制性的政策条例。(记者 韩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