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杨金海: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建设

杨金海

2015年10月26日10:29   来源:《兰州学刊》

原标题: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建设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精神支柱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的千秋伟业。但如何把这项工作做扎实,使我们的工作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也就是说,要使得我们树立的新型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长久发挥作用,不仅在当前发挥作用,而且在500年乃至1000年后仍然发挥作用,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重要一点,是要借鉴古今中外精神支柱建设的经验,大力加强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建设。特别是要抓住我国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力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化场馆建设。如果错过这个历史机遇,那将会造成千古遗憾。现在不少地方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严重忽略了这一点。因而,需要尽快增强人们这方面的理论自觉,通过上下联动、科学规划,尽快弥补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方面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新型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涵养,构建起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围绕这个想法,我谈三点认识,就教于大家。

  一、充分认识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深远意义

  我国正在发生着数千年历史中未曾有过的深刻变革。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社会的物质财富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有力推动着并将继续深刻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然而也应当看到,与当下物质财富迅速增长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人们信仰的缺失和精神支柱建设的缺乏,反映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就是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严重不足。走遍全国各地,人们常常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千城一面:到处是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但缺乏文化特点,特别是缺乏作为核心价值观载体的建筑物或场所,新农村建设也是如此。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城市将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水泥森林,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由于缺乏精神寄托之所而成为没有信仰的群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将没有保证。

  我们的城乡建设为什么会出现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缺位?归根结底是人们认识不到位,也就是没有认识到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在城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很好把握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乃至家庭建设的内在规律。认识是实践的先导。认识不到位必然导致相关理论、政策、制度、措施等不到位。为此,我们需要从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乃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在城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城乡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者发展的客观规律。

  核心价值观载体凝聚着人们的灵魂乃至民族精神。综观古今中外,一座城市、一个村庄中最漂亮的、标志性的、处于显著位置的建筑物通常都是核心价值观所在地。如处于北京中心位置的紫荆城,在古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精神寄托之所,其左前方是祖庙,右前方是社稷坛。这是古人按照“左祖右社”的规制建设的。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地区建设也承续了这一传统,左边是国家博物馆,右边是人民大会堂,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我国西藏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但是位于拉萨显著位置的布达拉宫则是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建筑之一,因为它是传统上人们核心价值观所在地。我国古代的村庄布局一般也是如此,村中心或其他显著位置一般都有祠堂、庙宇、广场等,以供人们表达信仰和情感,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不例外。如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山等,都是人们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地。

  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发挥着提升人们精神素质的作用。一个城市或村庄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地是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还可以使得人与人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化解矛盾,增进友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过程也是大量农民进城的过程。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原来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风俗习惯等都不能完全适应城市的生活,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社团组织、有识之士等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有助于提升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素质,例如通过科学知识宣传和理论普及方式、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召开同乡会等来提高人们的认识,增进人们的交往,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逐步解决新市民精神上融入城市的问题。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同月,中央颁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号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要落实好中央精神,大力加强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是重要举措之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个城市或村庄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地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有,比如要有一定规模的伟人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到那里大家有看不尽的东西,甚至流连忘返,看了以后都觉得在文化上很有收获,在精神上有所提升。这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才能打通,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才能永远承续,人们的精神家园才能不断完美。这样的城市和乡村才是真正的有灵魂的活的城市和乡村。

  二、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我国现在的城乡人口众多,利益多元,思想多样,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处于相互交织的状态当中。那么,如何建设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呢?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出了简明而科学的答案,这就是要“寻求最大的公约数”。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找大家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这个最高的共同的价值目标是有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具体说来,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倡的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一套全新的价值观,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又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价值观,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基础,吸收中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的。阐释好、实践好这些价值观,不仅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有重大意义,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也将发挥重大作用。

  关于这一新型价值观载体的建设也应当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它的包容性、现代性、生活性。所谓包容性,就是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是适用的。这样的载体建设应当有别于学校、党校等体制内教育载体建设,也应当不同于体制外宗教场所的建设。现在我国社会发展很快,特别是体制外人群越来越多,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工作要更多地考虑体制外人群,不能简单按照过去的体制内方法去做思想教育工作,也不能简单地放任宗教的发展,而应当建设面向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教育载体。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社会受众,巩固主流价值阵地,抑制非主流思想的传播。所谓现代性,就是要突出现代文化传播的特点,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与先进的现代思想内容结合起来,同时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所谓生活性,就是要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起来,特别要注重解决人们的人生问题,包括生老病死、家庭婚姻、精神苦恼等方面问题。

  三、进一步讲,加强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要把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结合起来。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里面优秀的东西吸纳进来,共同打造我们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不矛盾与的。指导思想一元化是讲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只能有一个,不能时而这样,时而那样,那样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甚至造成国家分裂。文化的多样性是指每个人、每个群体的爱好、兴趣等可以是多样的。比如,人们的宗教信仰、文化兴趣等是多样的,有的甚至很不相同,但这不妨碍人们都拥护国家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的新型价值观具有融通中外、涵盖古今的包容性,相应的载体建设也要体现这种海纳百川、慧光普照的包容性。

  二是要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及其文化形态的发展都是一种生命体的运动,不能轻易打碎重来。对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文化,我们都要学习、继承和吸纳,但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或古代的东西来取代我们现有的文化生命体系,如果那样只会引起天下大乱。建设人们共有的核心价值观载体也是这样,需要稳定有序地向前推进,需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特别要处理好新型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的关系。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比如,中国传统的德治体系非常完善,内容也非常丰富,如何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用于我们今天的德治建设,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三是要把政府推动与民间参与结合起来。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载体,应当而且只能通过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来进行,即与整个社会的改革一样,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但同时也应当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即应当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自己精神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借鉴传统的做法,利用民间力量参与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

  用什么方法推进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总的方法应当是充分借鉴历史上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基本经验,同时,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创新发展。

  从历史上看,核心价值观载体通常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经、僧、众、庙、像、礼,也就是经典、教师、听众、殿堂、形象、礼仪。不论儒、佛、道,还是基督教等概莫能外。对此,我们应当充分研究借鉴。这些年来,我们的指导思想、主流价值之所以落地生根不理想,与没有很好借鉴传统的做法有很大关系。

  当然,我们不能搞传统的宗教迷信那一套,而主要是借鉴其形式。我们的“经”应当是先进的文化经典、理论读物;“僧”应当是科学理论的研究者、传播者;“众”应当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现有的受众主要限于学校的学生、党校的学员等,还应当把大部分的社会大众变成受众;“庙”应当是现代化的展示先进思想的场馆,群众可以到这些地方听讲座、学文化、搞文艺活动,甚至举行新式婚礼等,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像”应当是领袖人物和先进人物的雕像、画像、塑像等等;“礼”应当是先进的礼仪规范,如敬仰礼、鞠躬礼、宣誓礼等。

  在这六个方面中,场馆建设是基础。有了场馆,才能有其他元素和相应的活动。这些年,各种文化馆、纪念馆等建设不少,但能够充分体现主流文化价值的不多。比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至今没有一座国家层面的大型马克思主义展览馆。只有把这样的文化馆、展览馆等尽快建设起来,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才能使先进思想文化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世界。而且,只有把场馆建设起来,历史伟人才能活起来。比如只有建成马克思文化馆,马克思才能有户口,才能够通过人们的敬仰学习等活动而变得有声有色,流芳千古,人们对他的信仰才能逐步建立起来。也只有在这些文化场所经常组织活动,如组织新任领导的敬仰活动、党团员以及少先队员的宣誓仪式,以及宣讲会、音乐会等等,这个地方才能活起来,从而一座城市、一个村庄才能活起来,才能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这样,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才可以打通,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才能永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四、加强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研究规划和组织领导

  全社会都应当加强对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首先,要加强对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研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里面讲到要请有关专家加强城镇化建设的综合研究。要落实好中央要求,除了请搞建筑的、搞生态的专家等外,还应当请搞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参加这方面的研究,甚至也要请研究宗教的专家参与进来。新农村建设也应当如此。这样,我们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才能够很好地借鉴优秀文化传统,保证把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考虑进去,也才会体现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人性化、人文性。

  其二,要注重把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特别是场馆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当中。要树立“把软实力做硬,硬实力做软”的辩证理念。所谓“把软实力做硬”,是说要善于把看不见的精神的东西做成看得见的物质东西。如建设伟人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就是这样。古人为什么要为圣贤树碑立传、立牌坊、建庙宇?就是因为这些碑石、建筑等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久且具有美感,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借助于这样的物质载体就可以使得圣贤的精神放射光华,引人注目,流芳百世,传给后人,长久发挥作用。所谓“把硬实力做软”,是说要善于把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做成有文化内涵的精神载体。如城市建设中的高楼、马路、胡同、公园、景观,乃至商品、服务等等都应当体现文化内涵,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有自己的特色,从根本上避免千城一面的弊病。

  其三,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积极性。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是公益事业,难以有经济效益,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怎么办?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人、财、物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历史上的做法,组织社会捐助,对捐助者立碑表彰。同时,要调整有关政策,对群众自发投资兴建的领袖人物或先进人物文化馆、展览馆等要给予引导、鼓励,不要简单斥之为封建迷信甚至强行拆除。

  其四,要利用核心价值观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建设各级各类有地方特色的伟人馆、文化馆、展览馆等。同时,要发挥我们党和政府的组织优势以及社团组织的作用,把伟人敬起来,把塑像树起来,把图片展出来,把故事讲起来,把队伍拉起来,把活动搞起来。比如,可以把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组织起来,经常在这里有组织地开展宣誓活动、文化活动、宣讲活动等。同时,有计划地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各类思想文化活动,既给人们讲科学知识、思想理论,又结合人们的生活实际,讲大家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个人的信仰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精神困惑问题等,使得这些场所起到解疑释惑、心理咨询的作用。还可以组织社会互助、民间自救、济困募捐、文化活动、新式婚礼等等。这样,新型城市和新型农村的活力、向心力、凝聚力就会不断提升,社会正气就会大大增强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逐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相关专题
· 杨金海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