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嶺
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解放军分社组织的系列报道《为英雄正名》推出后,引发热烈反响。为了使报道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新华社组织重庆、四川、河北、甘肃、辽宁、山西、四川、湖北,北京等九个分社的十余名记者,分兵多路,深入英雄所在部队,多方寻访英雄生前战友、朋友、亲属,走进英雄纪念馆,深入细致地对有关英雄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采访。(新华网,6月24日)
解放战争中的刘胡兰、董存瑞,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邱少云、黄继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革命烈士,他们在争取民族进步和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前途和未来做出巨大贡献。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股戏说历史、解构英雄、消解崇高的思潮泛起,对一些英雄模范人物进行随心所欲的解构、恶搞甚至抹黑,比如“邱少云事迹不符合生理学”“黄继光堵抢眼不合理”“董存瑞炸碉堡系虚构”,甚至刘胡兰牺牲是因为“乡亲们往后退一步,(刘胡兰)反应慢了点”,这些歪理邪说,不仅是对英雄人物的亵渎,更是对庄严历史的冒犯。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长征之战略转移、抗战之民族独立、解放战争之人民崛起、抗美援朝之保家卫国,这些以“战争”为主题的庄严历史,支撑起其闳阔历史背景的,正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在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中,那些基本素养较高、精神毅力顽强、信仰理念坚毅的个体就成为当仁不让的英雄而凸显出来。我们当然不能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认知准则,但一些英雄模范的突出作用无疑也值得历史铭记。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他们既是普通人民子弟兵的一员,又因他们做出突出贡献成为英雄人物而名垂青史。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水滴,却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记录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曲折发展的史册上,这些英雄名字所折射出的历史是庄严而厚重的,他们不仅应在其时的激涌历史时代闪光,更应在和平时代的当下而被铭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民族命运共同体发展前进的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庄严历史的直接参与者和卓越实践者;他们本身就是庄严历史的一部分。就他们在推动民族命运共同体发展前进的意义上来说,他们被解构、恶搞甚至抹黑不仅是不可思议的,更是令人惊诧的。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厚重历史的民族而言,那些在推动民族命运共同体发展前进道路上出力做贡献的每一个人,都不该被漠视,遑论那些以宝贵生命为代价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抹黑他们,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病。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英雄人物则起了重要的催化引领作用。当然,英雄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普通人的感情。正视英雄人物的感情,也是正视历史的题中之意;但如果将英雄人物的正常感情予以解构乃至抹黑,如果不是无知,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比如,刘胡兰被中伤为“红军连长的小三”,但记者调查采访得知刘胡兰的两次订婚经历和一段真挚情感,为我们揭开革命烈士有血有肉的一面;而为了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他们宁愿放弃美好感情。再者,有人指“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这显然没有看到精神意志对物质存在的巨大反作用。
我们注意到,对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解构乃至抹黑现象,尤其在网络时代更加令人侧目。网络时代尤其是自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机制比传统媒体传播更加多元多样,更加网络化、碎片化、不规则化。对英雄人物的恶搞、解构甚至抹黑,不乏一些人存在哗众取宠的心理,但也暴露出他们对历史的态度过于随意和轻佻。即便我们很警惕,但历史虚无主义仍旧如幽灵般徘徊在我们身边,不时溜出来消解历史的庄严。历史不容恶搞,英雄不容抹黑,为英雄正名就是坚守历史的庄严和厚重。颠覆历史,我们立足当下的根基怎能稳固?抹黑英雄,我们将何以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花果嶺)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