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旅游业:稳增长的新支点

新闻观察员 杨君

2015年08月13日08:2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稳增长的新支点

旅游业发展再次迎来重大利好!国务院日前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六大方面、26条具体政策措施。这是继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出台的第二个促进旅游投资与消费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在中国经济转入今年“下半场”之际,国家层面重提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风口”期,亟须发展新助力;而在国民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通过旅游支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或许是更为重要的考量。

上半年,我国GDP保持了7%的同比增速,呈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下滑等数据指标显示,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强,下行压力仍未减弱。作为综合性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宽、拉动力强、就业容量大,具备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新动力和扩大内需新增长点的优势。

实际上,在传统行业发展疲软、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的当下,旅游业已实现“逆势上扬”,呈现消费、投资两旺的良好态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旅游收入1.65万亿元,增长14.5%。从投资看,今年上半年,全国实际完成旅游投资3018亿元,同比增长28%,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高17个百分点。从消费看,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井喷”之势,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城乡居民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既把旅游业推向了发展“风口”,也暴露出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每逢节假日,各地景区都会人满为患,甚至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状况;道路、餐饮、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短缺,旅游产品较为单一,门票价格相对较高。透视这些游客反映较多的问题,旅游供不应求矛盾突出,旅游基础设施欠账多,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条件,潜在的旅游需求难以转化成现实的旅游消费,是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目前我国已是旅游大国,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人数去年也突破了1亿人次大关。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转变为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到2050年,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跨越,规模、质量、效益等主要指标均居世界前列。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这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到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需要告别以往粗放的发展方式,尽快解决旅游业存在的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国务院此次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无疑是未来几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性文件。纵观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旅游消费增量是重要的着力点。今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大力整治不合理低价旅游、建立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公示制度等举措,在整肃旅游市场秩序上着墨颇多。

要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则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营造上下功夫。面对巨大的市场体量,旅游业已成为投资热点领域,今年上半年旅游投资的火热已证实了这一点,而这种火热即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据了解,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将旅游业列入战略性支柱产业,85%以上的市、80%以上的县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在将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过程中,各地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补好,采用新型投融资模式,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借力市场将旅游消费潜力激活。

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政府还要在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放宽旅游租车等“互联网+”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等方面做足文章。当前,我国旅游市场依然存在景点价格浮动不透明、强迫游客购物、在线旅游维权难等问题,不仅让游客吃亏,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监管部门应继续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软环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秋怡、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