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维木在《求是》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不仅科学系统地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而且成功地实践了这个战略,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侵略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持久战战略的制定者。早在1935年,毛泽东同志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提出“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又一个特点”。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战略作用。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的,在此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抗日持久战思想,如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些认识都是源于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的小国。看到和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不约而同地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对于客观情况的把握,因立场的不同、视角的不同、思想方法的不同而有片面与全面、肤浅与深刻的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外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保存自己和消耗敌人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其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的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持久战的真正实践者。虽然国共两党都承认中国抗战的持久性,但两党在如何实行持久战方面,却存在着很大差别,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抗战路线。国民党的路径是一种单纯依靠正规军作内线持久防御战的片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截然相反,共产党是以全面全民抗战路线来实施持久战战略。因此,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事实上,在抗日战争的全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全面全民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以游击战争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卓有成效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有人说,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避开了主战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实际情况是,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它是不是主战场,不仅要看战役的规模,更主要的是看这个战场是否能够有效地牵制与消灭敌人。其实,国民党也看到了敌后战场牵制与消耗日军的战略作用,并且一度组建军队到敌后作战,但最终国民党军队在敌后作战并未取得成效。究其原因,除了军事训练的不完善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把人民群众作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