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赴朝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与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一起,分享学习《习仲勋与群众路线》一书的体会,接受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群众路线教育。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习仲勋同志是大力倡导、忠实践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他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过上好的生活”当作终极目标,以一生不变的坚守,在广袤大地书写群众路线,在人民心中铸就历史丰碑,为党的群众路线丰富了内涵、增添了光彩,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本书的出版,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生动教材,对于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党校出版社策划和出版这本书,贯彻了人民群众至上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体现了正确的出版导向,特向你们表示祝贺。
捧读此书,那些朴实无华、真实感人的回忆和漫谈,给我们呈现出同事眼中、干部口中、群众心中的习老,把我们带回到习老革命生涯的多个时期和丰富实践,去切身感悟他的所思所言所为。掩卷沉思,习老“拿着脑袋闹革命”、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始终不渝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毕生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跃然纸上,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我们强烈感受到,他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不当“官”、不当“老爷”的坚定立场;我们强烈感受到,他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始终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忠实勤务员”的赤子情怀;我们强烈感受到,他一辈子说真话、办实事,为党和人民利益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我们强烈感受到,他念念不忘“不走群众路线就不是共产党”,“什么时候我们抛弃了群众路线,什么时候我们脱离了群众,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要失败”的忧患意识;我们强烈感受到,他从不“以为自己比老百姓高明”,经常轻车简从走进田间地头,对群众“掏心窝”、与群众交朋友、向群众常请教的工作方法。历史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习老不愧为“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大音希声、常温常新,大象无形、风范永存。群众路线,是贯穿习老革命生涯的不变政治底色,是支撑他为党和人民建立不朽功勋的强大精神支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群众立场一以贯之,人民底色始终鲜明。我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真挚情怀,从根本上说,是他作为坚定马克思主义者鲜明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是他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宗旨意识的真情流露,既源于他长期工作实践的锤炼,也与习老言传身教、家风熏陶密不可分。习老终身践行群众路线的一腔赤诚、一片忠心、一身本领,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这就是:无论世情国情党情如何变化,群众路线这个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永远不能丢、不能忘、不能变。
第一,必须把群众立场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像习老那样,真正守住“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政治立场,切实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坚持从群众立场出发,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第二,必须把群众感情作为思想价值之魂,像习老那样,真正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把群众当主人服务、当亲人对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着深厚感情为群众说话办事,努力重塑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干群关系的鱼水之谊、血肉之情。
第三,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谋事创业之基,像习老那样,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牵挂于心,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实事办到哪里,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群众信赖,争取群众支持,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
第四,必须把群众方法作为智慧力量之源,像习老那样,真正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把实践当作最好的课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不竭不尽的智慧和力量,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必须把反对“四风”作为作风建设之要,像习老那样,真正对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对唱高调、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整治“四风”、树立新风,拆除败坏党风政风的“隔心墙”,架起沟通党心民心的“连心桥”,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心。
《习仲勋与群众路线》一书,是进行群众路线教育的珍贵范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有职责有义务把这本书学习好、宣传好、推介好、发行好,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提供强大思想武器,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我们还要立足行业实际,自觉将群众路线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怀、为人民立传,推出更多体现人民主体地位、反映群众火热生活的精品力作,通过书报刊、音视频、影视剧等形式表现出来、传扬开去;我们要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努力营造万众一心、追梦圆梦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的文化权益,尽心尽力把服务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