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李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015年07月22日10:45   来源:前线网——《前线》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浴血奋战在抗日前线,用正确的政治主张指导和推动抗日战争,用广泛的政治动员组织起巨大的抗日力量,创建广阔的敌后战场并对正面战场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高举抗日旗帜,唤起全民族走向抗战之路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当局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实行不抵抗主义,命令东北军全部撤入关内,要求民众“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这一错误政策,极大地压制了广大民众抗日救亡的民族热情,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致使东北地区很快沦陷。而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挺身而出,九一八事变后,从9月20日到翌年的4月15日,短短半年时间里,就以中共中央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先后发表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为国民党反动政府出卖中华民族利益告全国民众书》和《对日战争宣言》等十多份文件,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公开进兵中国,其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号召“工农武装起来”,“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民族的革命战争,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宣告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同时,中共党组织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直接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组建抗日联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以英勇无畏的行动表明了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独立的严正立场。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以坚持抗战的正确主张和英勇行动,推动了全国抗战的兴起和发展。在国民党当局对日本妥协退让之时,中国共产党代表全民族发出了武装抗日的第一声怒吼,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列,高举起了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奋起。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动者和坚强支柱

最早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1933年就开始积极倡导建立统一战线。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鲜明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和任务。1937年8月,党的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张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艰苦努力,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的政党、阶级、阶层、团体、爱国人士、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的广泛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的建立很不容易。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残酷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因此,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开始采取的是反蒋抗日方针。后来,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杨虎城结成了西北三位一体的统一战线,将反蒋抗日改变为逼蒋抗日。通过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开始实行联蒋抗日。到全国抗战爆发,经过共产党方面的艰苦努力,国民党当局发表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蒋介石公开发表讲话,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得以实现。

  历经坎坷,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后红军改编,一些红军指战员很有意见。经过统一战线思想的教育,广大指战员懂得了红军改编对促成统一战线、实现全国一致对日作战的重大意义,从而把维护统一战线作为自觉行动。为团结对敌,中国共产党把一切愿意参加抗日的党派和军队当作友党、友军,极力维护团结,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始终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当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多次无端挑衅,国共关系面临险境时,中国共产党仍高举团结的大旗,顾全大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尽力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皖南事变发生后,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政治上反击、军事上自卫的方针,使濒临破裂的国共合作关系得以维持。不少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从皖南事变的处理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始终坚持把国内外的一切抗日力量团结在一起,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坚强支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没有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

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国民党主张片面抗战,即坚持单纯依靠军队和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都是抗战,“全面”与“片面”仅一字之差,却在对中国抗战的指导上大相径庭。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提出了全国人民总动员,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人民战争夺取抗战胜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群众。“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在中国,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进行人民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把广大农民发动和组织起来。为此,中国共产党派遣自己的党员、干部和人民军队的指战员深入敌后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使全国四万万同胞以不同的方式奋力加入到抗战的洪流之中,使敌人真正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战的结果。

  早在1936年7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就已经一般地估计到抗日战争的形势,提出了通过持久抗战争取胜利的方针。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系统论述持久战理论,指出中国的抗战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持久的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日本虽横行一时,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世界,但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缺乏,经不起长期消耗,最怕持久战。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于克服和战胜当时在国民党营垒中存在着的“亡国论”思潮,克服共产党内盲目轻敌的、以为抗战能够速胜的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政治指导和战略指导方针,为坚持抗战和夺取胜利提供了正确方向。没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指导方针,中国就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但是,由于敌强我弱的总形势和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在全国抗战防御阶段的一年零三个月期间,国民党军队从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不断撤退,丧失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国土,断送了中国半壁河山。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按照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在敌后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和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用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水上游击战、铁道游击战等各种方式打击敌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根据地总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人口9550余万,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人,民兵220万人,在战略上造成了对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迫使日本侵略者基本停止了在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战略进攻。1938年12月,日本天皇发布《大陆命令第241号》,指令侵华日军以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以共产党抗日武装为主体的敌后游击战争处于主导地位;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使其进退失据,难以自拔,最终丢掉了战略主动权。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形成了和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支持的战略态势,同时使敌后战场逐步发展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成为抗日的中坚和主要力量,为全民族坚持持久抗战并夺取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作用

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 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信催人泪下。她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为国而牺牲”,这既是抗战先烈的崇高信念,也是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抗日中,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批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涌现出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在共产党员的影响和带动下,广大人民群众前仆后继,投身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的洪流,成为抵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 共产党员甘愿为中华民族和人民利益贡献出一切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程度,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战略指导作用

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别的政治力量,能够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能够力挽狂澜,推动和领导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并取得最后胜利? 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1931年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了10年。到全国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注重组织建设、理论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已经是一个政治上和思想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逐渐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系统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策略,形成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形成了理论联系实践、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是脱离中国实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确定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为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在艰难曲折中得到发展,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都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发挥领导作用、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前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