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经济学史不“高冷”

——读李义平《经济学百年》

张立栋

2015年07月10日16:5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经济学史不“高冷”

如果把这本《经济学百年》当作一般的“高冷”理论著作,恐怕会辜负作者的一片苦心。

没错,这本书具有相当的学术特质,其内容严肃、结构严谨。但它绝不是生涩理论的堆砌,也没有传统教材的不近人情——尽管它已被选为教材。

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书,作者李义平先生用妙趣横生的文字表达以及充满思辨的论述,为不同层次的读者呈现出经济学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读者在阅读经济学历史,了解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能启发出对当下中国市场经济理论选择和运用的深刻思考。

李义平先生的文字,恰如他在所任教人民大学授课时的风采:在理论与案例的海洋中闲庭信步,娓娓道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

读这本书,笔者既熟悉又新鲜——之前两个版面都已看过。因为熟悉,所以每次修订完善而重新出版时,总能在字里行间有新的发现,这些发现正是作者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实践层面长期观察和思考的结果,穿插于史料中简洁精当的点评叙述,总能让人们既回顾往昔又关照现实。

经济学百年是一幅巨大的画卷。串起这幅画卷的,是其间每一位或传奇或平凡的学术巨匠。在李义平笔下,近百位经济学理论先驱及其追随者不再刻板而模糊。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他们的生活环境乃至时代背景,而那些看似艰深的理论问题也由此变得生动和富有意趣,各个学派的起承转合、历史潮流驱动下的理论演进,都变得清晰而富有逻辑。

经济学之美或许正在于此。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经典集成”,所评介的均为经济学经典理论。涉及内容包括马克思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微观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及经济学在研究家庭、犯罪、人力资本、公共选择方面的拓展等。

此外,就内容结构来看,从第一章的“卡尔·马克思:《资本论》及其现实意义”,到第六章“庇古与福利经济学”,遵循的是时间顺序;而第七章“凯恩斯革命:通向繁荣的经济学”到第九章“预见了新近一轮经济危机的奥地利学派”,则介绍了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所评价,“这种历史顺序与板块结构相结合的安排,可以使读者既了解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又集中了解一个方面的理论。”

读这本书会让人感受到经济学另一核心魅力,即“选择”。稀缺性让我们常常面临选择,这是经济学致力解决的头等命题,“最优”可望而不可及,但我们看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学术先驱们前赴后继乐此不疲。

关于选择,在李义平先生的叙述中你将渐次领会。对于历史上以自然经济、中央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中国社会而言,面对未来时,如何选择?怎样选择?可能更加意味深长。

对于脱胎于计划经济又没有现代经济学基因的中国而言,步入市场经济大门本身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选择。步入市场经济,准确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们,如何学习现代市场经济实践中产生的现代经济学并用好它!

换言之,如何在看似千头万绪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循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清晰路径?这本书还告诉人们,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经济会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言之,顺应历史潮流和历史规律,则收获的经济福利、人文福利和自然福利之和就会最大。任何有意无意地对规律的不敬和违背,都会毫无例外、或迟或早地遭到规律的惩罚。

其实,这本书的诞生本身就有着强烈的象征意味:十五年前的世纪之交,李义平先生在《经济日报》发表了回顾经济学百年发展的长文——经济学百年回眸。令他和编辑没想到的是,读者反馈极为强烈,充分反映出人们对于梳理传统经济学理论与现实选择方面迷茫与渴求。本书的第一版,也正是应读者要求在那篇长文基础之上完善成册的。有专家在知悉本书三版付梓时说,作为一本具有学术特质的经济学书籍,能在短短数年内出到第三版,这在学术著作泛滥的今天实为罕见。

当年自西北负笈北大并成为首个经济学博士后的李义平,至今乡音不改。其纯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早已被广泛称道。正是因为他的常年积累和勤奋思考,才能让他在驾驭“百年经济学发展史”这样的大命题时显得游刃有余。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李义平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