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大家手笔)

徐大同:新形势下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发展?

2015年06月15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深入·比较·借鉴(大家手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取得较大发展,学科体系渐趋完善,专题研究不断深入。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是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比较研究和借鉴参考。这也是新形势下这一学科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所谓深入研究,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对西方政治思想的介绍是了解、认识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前提。多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和现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水平的提高,我们需要更加完整、准确地认识西方,介绍工作还应继续。我们过去无论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名著、专著的翻译,还是对通史、人物的专题研究,以今天的标准来审视,恐怕仍有许多不足,需要更正、补充和修订。

  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要认识到各种政治思想无不是时代的产物。所谓适时而生、应时而变,它不仅受当地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受思想家所处的生活条件、环境等的影响。一切政治思想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都有其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二是在评价问题上,不能“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应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主要不是做文字诠释和细节考证等工作,而是联系各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背景,了解各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根据,掌握各种思想间的联系和具体思想的深层内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应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对西方各种政治思想进行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

  所谓比较研究,就是开展中西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揭示两者的共性与差异,取得更深刻的认识。这既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西方政治思想的了解,使政治学这门学科更好地为我国发展服务。在比较研究时,应注意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形成了形式各异的民族文化,包括各自的政治文化。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定势。这种定势往往被该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确认下来,并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和行为习惯之中,取得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构成该民族政治文化的特质,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政治文化。在研究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时,不能褒此贬彼,或贬此褒彼,而应进行科学的比较,探寻其各自存在的理由和利弊得失,进而推动自己民族的政治文化建设。

  所谓借鉴参考,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为我所用”,借鉴参考西方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研究问题,是我国政治学研究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这一前提下,一方面要看到西方社会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政治思想家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主张。特别是近代以来,他们结合各自国家、各自时代的实际情况,在关于如何建设、维护和发展国家政权等方面,提出过一些有益的看法和见解,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借鉴参考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为我所用。我们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西方”,而是“为了中国而研究西方”,也就是说通过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提高我们认识国家、组织国家、治理国家的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有些人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就是最好的。对此,我们在研究中必须有清醒认识,任何政治思想以及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都要适应本国、本民族的社会特点和时代需要。例如,民主在西方的政治思想传统中有着悠久历史。但民主的价值和理想在西方从来都是有争议的,民主的制度和实践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古希腊的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民主与19世纪的民主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由于各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不同,其民主思想和制度也都各有其特点,美、英、法等国的民主思想和制度有很大差异。可见,所谓的“西方”也不是铁板一块。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