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主任

顾海良:为师为学不倦 求知求索不息

记者 苏 超 于春晖

2015年05月21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为师为学不倦 求知求索不息(学者风采)

  从武汉大学校长卸任后的顾海良(见上图,资料照片)并不轻松。身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主任,他不仅要牵头编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等书,还要负责总共97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的审议工作。这近百部教材的编写大纲,顾海良都得参与讨论和审议,有的甚至要讨论七八遍。

  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带过硕士博士,丰富的经历是一辈子的财富

  1977年,当恢复高考的信息传到安徽和县时,已经在这里下乡8年的上海知青顾海良犯愁了。他既不是“老三届”高中生,又超过了25岁的年龄限制,如何才能报名呢?虽然公社推荐了他,但也得证明达到高中水平才行。后来,他拿着数十万字的《资本论》读书笔记去报名,这才获得考试资格。这些笔记,顾海良今天依然保留着。

  来安徽和县之前,顾海良就读于历史悠久的上海中学。他还记得入学报到时,学校老师几近无误地一一叫出新生名字。这种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给顾海良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影响着他日后的教学生涯。1969年,18岁的顾海良下乡后,就在村上的一所小学任民办教师,后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加上后来在人大、武大的教学经历,他的教坛履历十分完整。“像我这样教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授,全国恐怕不多见。”顾海良感慨,“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1978年初,顾海良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进入安徽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理论。他不仅学习本专业知识,还常去旁听哲学系、农学系等外系的课程。多年后,还有外系同学记得他扛着椅子来旁听的情景。

  大学毕业后,顾海良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师从研究《资本论》的著名学者田光教授。谈起老师,顾海良觉得很幸运,“田光教授深厚的学术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学术品格,给我极其深刻的影响,也成为我经济学研究所追求的境界、风格和品质。”1984年毕业后,顾海良到人大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工作,踏上教学科研之路。

  不论在高校,还是在行政岗位,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顾海良首先认为自己是个教师,其次才是学者。他曾说,大学教员应该是最令人神往的职业。实际上,不论是在高校,还是在行政岗位,顾海良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他撰写的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论文和著作,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重视,特别是他研究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著作《马克思“不惑之年”的思考》,被国外同行评价为能够彰显该领域中国研究水平的代表成果。

  顾海良始终认为,经济学的研究,不管是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的研究,都应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创建的关键时期。顾海良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社会性和制度性等问题,都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观点;他撰写或主编的一些著作,如《从马克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经济思想》等,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顾海良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和宣传工作。他认为,《资本论》要走出“书斋”。他担任总撰稿人的《画说〈资本论〉》,通过1280段文字和约5000幅漫画,准确生动地展现《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和“华彩乐章”。1995年,该书甫一推出,就连续多次印刷,发行近10万套,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出乎意料的发行量,从一个侧面说明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没有‘过时’”。提起这段往事,顾海良依然记得,在创作之初,他在江西南昌用一块小黑板,为绘画者作深入浅出讲解时的情境。“在近一个多世纪的经济思想发展中,还没有哪一种经济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样深刻地阐释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此强有力地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今天,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拥护者还是反对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惠于这一理论的‘普照之光’”。

  在科学绿林里种一棵树造一片林,能便利更多人

  顾海良对学问之学,有着自己的理解。学问有为己之学,也有为人之学。“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一棵树,只能自己乘凉;在科学绿林里植一棵树、营一片林,能便利更多人。”他认为,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不只是一门历史科学,它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顾海良十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他在任人大马列所所长期间,组织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的编撰工作。这是我国学者完成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通史”,获1997年的“五个一工程奖” 。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顾海良一直很关注。他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多层性质,既有学科本身的科学性,也有解决现实问题的针对性,还关系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涉及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因此,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协同推进,需要锐意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一书中,他写道,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充满着信心,但要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青春,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付出艰辛的努力。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他近年撰写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主持编写的《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等书,都广受欢迎。

  面对时代的变幻风云与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顾海良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顾海良提醒,“通俗”决不是“庸俗”;“通俗”也决不能“媚俗”。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旗帜鲜明地反对庸俗化、媚俗化的做法。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是马克思的名言,顾海良也总是以此作为自己学术研究和事业奋斗的座右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