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孙中山与其战友廖仲恺并肩携手兴中华

2015年05月20日14: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原标题:孙中山与其战友廖仲恺并肩携手兴中华

  致力于民主革命

  孙中山从青年时代起就忧国忧民,“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把“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作为毕生奋斗的理想。他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付诸实践。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青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是遭到冷遇。从此,孙中山不得不放弃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转向民主革命。他的一生始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爱民精神、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和民生为本的博爱精神。在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领导下,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年封建帝制,为中国开创了走向共和的新时期。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加之革命党本身的涣散软弱,孙中山既定的目标未能实现。但是他并不气馁,从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得到鼓舞和启发。他接受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帮助,着手建立国共两党联合战线。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新的解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充实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形成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在国民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贡献毕生精力

  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建国方略》,提出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但是,他未能将梦想变成现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孙中山梦寐以求的宏伟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孙中山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1953年,毛泽东在谒拜中山陵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96年,江泽民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大会上,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并列为20世纪中国的三位伟人,深情地指出:“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2005年,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逝世80周年时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对他怀着崇高的敬意,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孙中山给我们留下大批精神遗产,他所提出的“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统一祖国,就是要促成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振兴中华,就是要实现全民全面小康,实现祖国的现代化,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未能等到这一理想的实现,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他的革命遗志成为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他的革命奋斗精神成为中国人民永远进取的动力源泉。

  贯彻三大革命政策

  廖仲恺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近代革命史上的杰出人物。从青年时候起,他就立志献身革命事业。廖仲恺和夫人何香凝自从1903年9月在东京结识孙中山之后,便毕生追随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他的革命活动与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息息相关,与孙中山并肩携手振兴中华。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协助孙中山积极进行推翻清朝专制政府的斗争,参加讨伐南、北军阀的斗争,呕心沥血,殚精竭虑。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2月南北议和开始。廖仲恺被派为南方革命政府代表,恰巧其兄廖凤书也被袁世凯指为清政府的代表,兄弟俩各站一方,在谈判桌上对峙,一时传为新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廖仲恺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下,与时俱进,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促成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他同李大钊、毛泽东、彭湃、吴玉章、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结下深厚情谊,被共产党称为“无产阶级的好朋友”。

  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秉承其遗志,砥柱中流,继续坚定地贯彻三大革命政策,全力支持工农群众运动,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其他反革命派,为完成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勇敢战斗,不顾个人安危。当敌人密谋刺杀他,有人提醒他警惕时,他坦然回答:“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我平生为人做事凭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总是不能松懈一步的。”他大义凛然,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

  廖仲恺不仅是杰出的活动家,而且是优秀的政论家和宣传家。辛亥革命前,他积极为《民报》撰写和翻译有关社会主义的文章,参与中国人首次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他驳斥保皇派的错误言论,传播革命思想。第一次护法运动前后,他大力阐发和传播孙中山的学说,主张民主革命不能停止步伐,要继续前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满腔热情地为之欢呼,坚信“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从1919年起的两年时间内,他先后译出《进步与贫乏》、《社会主义史大纲》、《全民政治论》等书,并撰写、发表《三大民权》、《〈全民政治论〉译序》等系列政论文章,积极探索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与办法,展现了思想的光芒,产生很大影响。他高度赞扬五四爱国运动,认为它是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最好方法。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廖仲恺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升华。政治上,他主张“把国家主权放在四万万同胞手上”;经济上,他要求有一个发达的经济基础,应该选择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遭到敌人暗杀,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9月1日,廖仲恺出殡时,广州的黄埔军校师生、工人、农民、市民群众等20多万人参加,表达对他的深切哀悼,行列之大,阶层之广泛,情绪之严肃、悲壮,都是空前的,说明他是广大民众崇敬的革命领袖人物。共产党人对他给予高度评价。周恩来亲自撰写《勿忘国仇》、《沙基惨案与党代表之死》等悼文。邓颖超后来说:“廖仲恺、何香凝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建树了光辉的业绩。他们坚持原则,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廉洁奉公,不断进步,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今天,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将是对孙中山先生和廖仲恺先生最好的纪念。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