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取消三本录取批次 教育分级依然存在

熊丙奇

2015年05月18日08: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取消三本录取批次 教育分级依然存在

  日前,内地多省份2015年高考方案出台,继山东、天津、浙江、福建等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后,四川、广西宣布2015年高考将本科第二批与本科第三批合并为本科第二批进行录取,而湖北则宣布将于2016年高考取消“三本”批次招生。

  去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上述部分省份的这类举措是对该意见的贯彻和落实,也是逐步取消录取批次的重要步骤:先融合第二批和第三批,再进一步取消所有录取批次。

  取消录取批次,对于此前在高考录取中被安排在靠后批次录取的民办院校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他们终于不用等公办院校录取结束后,再录取“剩下”的学生,在名义上也不再比公办院校低人一等。

  高考录取中的三本批次,是本世纪初随着民办高校的兴起而出现的。把高校人为地分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录取,制造了学校的三六九等,既不利于学校的平等竞争,也增加高考焦虑。在我看来,“三本”对民办院校、独立院校有明显的歧视之嫌。现在取消“三本”,是正本清源。

  本来,随着国家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已经日益丰富,但是由于学校在高考录取时被分在不同批次录取,这使社会普遍关注一本批次院校:有的学生和家长,甚至认为只有考上二本以上的学校,才是考上大学;而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把一本、二本作为评价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指标;而各高中也把达到一本、二本的比例作为办学目标;对于高校来说,公关政府部门,争取学校整体或者部分专业放在前一个批次录取,也成为一项重要办学任务。

  取消高考录取批次之后,高校的一本、二本、三本身份将不复存在。这是促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也是让基础教育减轻高考焦虑的需要。但是,必须意识到的是,社会的教育等级意识,不会因取消录取批次就自然消失。

  我国高校还有其他身份标签,比如985和211,公办和民办,等等。可以说,如果取消录取批次,继续保留985、211等其他教育等级意识的标签,那么这些标签对高校的身份价值将更大,一些用人单位会更强调学生的这些标签。这对其他非标签学校的毕业生来说,并不公平。

  对民办学校而言,更看重的不仅仅是取消有形的批次设置,更重要的是取消无形的歧视民办高校的政策。比如,政府部门是否对民办高校的教师、学生一视同仁,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是否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有一样的地位和权利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民办高校还是难以获得平等竞争的环境。

  当然,取消高考录取批次之后,民办院校获得平等招生的机会,这也给民办高校提出新的挑战:拿什么来与公办院校竞争?

  如果民办高校在办学质量、特色上没有竞争优势,而收取的学费却比公办高校还高,那么,在融合后的二本批次志愿填报中,原来的三本院校可能会遭遇零投档的尴尬。这一现象已经在融合批次的山东等地出现。

  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给每所大学自主办学空间,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个性化的探索。否则,所有学校办学千校一面,学生当然会选择有政府财政投入的公办院校,而不会选择学费更高、办学也无明显特色的民办院校。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取消歧视民办高校、制造学校身份等级的政策,要消除社会的教育等级意识,要让高校真正平等竞争。

  (作者为教育学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