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晓楠
在“四个全面”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在第一位,是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
当下,中国已经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如何理解全面的要求,民众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能收获“获得感”,关系到这一战略目标所能收获的成效。
什么是小康?
两年多前,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接力棒时,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小康是什么?
在古代,《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承载着民众对于美好生活最朴素的追求与向往。
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升华。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后来,邓小平又提出了到20世纪末要在中国建立“小康社会”的新概念,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30多年来,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十八大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这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必然性。
如今,执政两年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全面”勾勒出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排在第一位,成为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什么是全面?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
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多次出现了“没有……就没有”的句式。讲话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与瓶颈,全面小康,核心在于“全面”。
全面,不仅体现在覆盖地域的全面,也体现在覆盖人群的全面。这是不分地域和人群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把13亿人带入全面小康,是决心,也是承诺。
全面,还要求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并且要增加力度和深度。这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全面小康,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扩大人民民主,同时让人民群众享有蓝天绿水、健康身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因此,在衡量标准里,既要重视“物”的标准,又要重视人的标准;既要看有形的指标,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估取得的成绩,又要看无形的指标,把民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这样的全面,才是不分区域、不论城乡都能分享的全面小康,也是民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充分认可的全面小康。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维度不仅仅是经济、政治,也包括生态环境文明等多方面。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小康社会,不是片面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不是惠及少数人口的小康社会。
怎么建?
今年初,一个新词开始流行——“获得感”。这个词语正是源自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讲话,“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执政者所思也正是民之所望。
无论是真金白银的收入增长,还是养老医疗教育的具体而微,都代表了民众对“获得感”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提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应该重视百姓的评价和感受,努力给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于是,人们看到,两年多来,从制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到继续向贫困宣战、向污染宣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注重问题导向,把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社会保障到住房保障,从收入公平分配到平等接受教育,从医疗改革到养老改革,从增加就业、鼓励创业到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治理,一项项惠及民生的改革红利和政策措施,在踏踏实实地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使民众的“获得感”更加实在。
时不我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靠改革这个发动机,靠法治这个稳压器,靠党的领导这个火车头,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