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博通经史 精释用典——读《习近平用典》一书的典故释义

柴念东

2015年03月27日13:5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最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习近平用典》一书甫一面世,即好评如潮,首印30万册不盈月即预售完毕。该书的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是我多年的挚友,蒙他惠赐一册,乘兴翻阅, 不由赞叹他所下功夫之深, 对总书记所用典故诠释之精,忍不住拍案叫绝。

杨立新,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一读室主任,在多个学科领域均有建树,并有多部学术专著面世。他博通经史,考论并擅,可谓是典故释义的绝佳人选。出于好奇,我很想了解这135条用典释文的写作过程。杨立新告诉我,最困难的就是查找原典和比对版本了,仅书后所列的主要参考文献就有142种之多。杨立新说,其实远不止这些,在版本比对过程中,很多参考价值不大的图书并未列入。从去年4月接到任务以来,他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经他过眼的图书就有近千册。

杨立新举了个例子。如“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这一条,由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是化用,同时“安民之道”一语在张居正的书牍、奏疏中反复出现,故而关于这句话的原典出处颇费斟酌,前后三易其稿。经过反复查阅《张太岳集》、《张文忠公全集》,他在艰涩的古文中搜寻判断,最终确定出自张居正的《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从而推翻了网上流行的典出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的错误说法。

的确,书中许多条目仍留有马迹蛛丝,可以看出作者写作前所做的案头工作。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条,作者除介绍通行本《孙子兵法》外,还比对了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版《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易为‘兵无成势,无恒形’,脱开了水的比喻,但仍归结于用兵的‘形’和‘势’。”下面谈谈我的读后感,举其大者,有三点:

一、 捋清思想源流,连通历史现实。

在《习近平用典》中,作者对每条用典都穷源溯委,词必有征。

如首条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fǒu)”,出自《史记·殷本纪》。作者指出:“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接着从历史的视角纵向分析道:“成汤的‘镜子论’表明,早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就已将民情状况作为衡量统治好坏的标准。此后,‘以人为镜’的观念被历代开明统治者所接受。《诗经?大雅》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戴礼记·保傅》曰:“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唐太宗李世民将‘镜子论’进一步发扬光大。……”

再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条。作者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接着从历史源流上加以梳理:“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最后轻轻一笔绾结现实:“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举重若轻,让人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遐思翩翩。

二、读者意识浓厚,考据功底扎实。

翻开《习近平用典》就会发现,书中释义部分只要是生僻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古讹字,作者都加以注音、注释,心细如发,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和接受度。

如韩非子的“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条,书中这样写道:“这句话中的两个‘道’,同‘导(導)’,引导、遵循的意思。” “道”和“导”为古今字,作者特意在“导”后加了个繁体的“導”字,就可以使读者明了这组古今字在字形上的联系。

与杨立新交谈,感觉他颇有些“考据癖”的遗风,时常在网上读到他的考据文章,旁征博引,考证精核,新见迭出。《习近平用典》正可发挥其所长

如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条,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王勃(650年—676年)的《上刘右相书》。作者据史考证指出: “《上刘右相书》是王勃的成名之作,《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麟德是唐高宗的年号,时仅两年(664—665年)。刘祥道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官拜右相。由此可知,王勃作此文时只有十四五岁。”

又如“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条,大家熟知为南宋朱熹为创办白云岩书院题写的对联。但作者以其对古典诗词的深厚功力指出,朱熹这副联语借用了《全唐诗》中唐宣宗李忱的七律《百丈山》之颔联:“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并点评道:“朱熹将其颔联借用,巧妙地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化用为儒者的责任担当。”

再如出自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中的“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条。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诸葛亮继承和推行的是法家路线。而小说《三国演义》将一贯有法家风范的诸葛亮描写成兴天继统、神机妙算、亦儒亦道的半仙人物。重读原典,可以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三、征引浩博翔实,传统经典融通。

曾去过杨立新的家,但见满壁插架,墨香四溢,坐拥书城的杨立新沉溺书海,尽得儒雅之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习近平用典》的典故释义中,他以其学问之淹博,腹笥之丰赡,充分显示了他的学术功力。如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的“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条,作者信手拈来道:“与‘大厦’之语相类,西汉王褒在《四子讲德论》中说:‘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将‘一木之材’扩大为‘一丘之木’。北宋苏轼在《谢兼侍读表》中则强调‘一木’的重要性:‘大厦既构,尚求一木之支。’与‘大海’之语相似,《荀子·劝学》亦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足见作者对古代典籍的如数家珍、驾轻就熟。

不仅如此,作者还贯通儒道,纵横其间。

如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条。作者分析后指出:“在这一点上,老子与孔子似乎有诸多相似之处。孔子认为君子应‘敏于事而慎于言’,甚至主张‘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将言论提升至关乎国计民生的高度。孔子是从‘有为’角度出发,老子所谈的却是‘无为’,主张为政不在言多,其所说的‘守中’的‘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不是儒家所谓的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让读者明了儒道两家并非完全对立,互不相容,二者自成一家,又相辅相成。

同样出自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条,作者对儒道两家还有进一步的申论:“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提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复杂关系。”

(作者系启功大师兄柴德赓之孙、苏州大学教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