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筑牢网络强国战略下的新媒体基石

诸捷

2015年03月19日08:2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编者按:在网络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战略任务。如何努力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观念和认识,瞄准和利用最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媒体信息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都可以落实到媒体自身转变力、舆论宣传导向力、网络文化传播力、依法治网平台力、网络安全贯彻力等五个方面。新媒体已经成为提升网络强国建设执行力的前沿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伟大方略,给了走进网络时代的中华民族一个网络空间的“中国梦”,给了作为网络大国的中国一个强国雄途的方向。

作为信息文化传播重要平台和现代经济社会运行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行业在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对网络强国建设体系的其它众多推进工作,产生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历史性的影响。当我们面对“梦想”,准备大力提升网络强国建设的执行力的时候,媒体行业应当与时俱进、首当其冲提升自身的五大“执行力”,才能紧紧跟上我国网络强国的建设步伐,筑牢自身在网络强国战略下的信息基石作用。

一、媒体自身转变力:媒体融合战略是网络强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中国网站总数将近400万个,网民人数达到6.32亿,特别是手机网民达到5.27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获取信息,这对中国媒体格局产生巨大冲击,在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为了适应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新的内容生产、传播速度、读者习惯等新的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成为媒体事业为适应网络时代而自身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这也对中国媒体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对内要更好地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对外要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创造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舆论环境。

当前,中央提出要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将媒体融合定位于国家顶层设计。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意见》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毫无疑问,这既是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摆在网络强国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媒体把自身融合创新的转型按照中央精神执行到位、贯彻到底,便是对网络强国建设的最基本贡献。媒体融合过程中要能够不断改革创新,带动互联网产业继续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带动我们自主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带动海内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助力中国从网络大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网络强国。

二、舆论宣传导向力: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

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媒体正处在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节点,中国网络媒体正经历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变革。媒体只有肩负起在舆论营造与引导中的主力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有序、清朗干净的网络环境,推助网络强国梦实现。

网络空间舆情作为社会舆论的一个集中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承载着社会与公众的诸多期盼,也与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等诸多方面有着深刻的联系互动。因此,在网络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尤其需要媒体树立大局意识,增强自身舆论宣传导向力,在网络强国战略大局下思考和行动,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更加鲜明有力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本质和主流展现好。加强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民自觉遵纪守法,讲求诚信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自觉抵制不良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搞笑之风。

毫无疑问,媒体是网络空间舆论引导的主渠道,加强媒体舆论宣传导向的“执行力”,就是提高媒体舆论引导水平,提升信息传播艺术、改进方式方法,最关键是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切实提高网上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用正面宣传挤压网上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释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切实把握好引导网上舆论的“时、度、效”,发挥好正面导向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作用。从讲求实效出发去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策略,去占领时机制高点、道义制高点、表达制高点,牢牢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

总而言之,在网络强国建设过程中,媒体要适应网络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着力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为改革开放、网络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清朗的网络环境。

三、网络文化传播力:媒体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支撑

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在论述网络强国理论时,也指出,建设网络强国需要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毋庸质疑,当今时代,网络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支撑,其突出地位和特殊作用是其它宣传文化载体无法替代的。建设网络强国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要有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

而媒体,正是网络文化内容“制作”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需要一大批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覆盖广泛的网络媒体。而媒体要实现对中国主流网络文化的发扬光大作用,就必须提升自身的传播“执行力”。

媒体和相关文化机构及作者,要加强资源整合和相互合作,延伸拓展产业链,进一步提高网络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要完善网络媒体发展布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意愿,推动网络媒体进一步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要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在活力,提升综合实力,让媒体融合后的网络新媒体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更好地担当主力军的使命。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媒体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守法、文明、诚信”的原则,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有实力的重点媒体要积极“走出去”,加强品牌建设和海外推介,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扩大国际知名度,提高国际舆论竞争力,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的媒体平台。

四、依法治网平台力:利用新兴媒体平台推进依法治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指明了方向。《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明确要求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便捷属性,“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逐步实现“人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的信息公开和服务型政府效果,迅速起到依法治网榜样作用。

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正在建设中的主流新兴媒体要勇于担当。任何一个健康的肌体都要有免疫机制,没有免疫机制的巨人是弱不禁风的。目前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依法治网是最基础的工程,又是最艰巨的任务,需尽快“补课”。依法治网,依法办新兴媒体,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需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合力共建。作为网络这个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正在发展壮大的新兴主流媒体,主流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现在我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新媒体的媒介接触频率已超过传统媒介型中的报纸,仅次于电视,平均接触频率很高。新媒介类型中的网络媒体、户外媒体、公交等移动电视的影响也在提升。因此,新媒体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导媒体。在掌握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开拓法治文化传播的新空间,将它变成工作的新的立足点。根据新媒体的特征,改变目前的工作方法,变灌输为参与和启发,变单向传播为互动双向传播。借助新媒体之力,带领法治文化进入一切可能的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把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律知识带给社会的每个个体,用法律规范引导每个公民的行为,用法律规范调整、保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只要各级部门充分认识到网民群体的重要性,愿意借助新技术去践行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坦途,那么,很多新兴媒体平台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搭建政府和社会的沟通桥梁的重任,推动依法治网的最终实现。

五、网络安全贯彻力:媒体是网络安全政策宣贯和意识培训的扩音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显而易见,网络安全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网络强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网络安全的基石之上。当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问题。中国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黑客攻击、传播病毒、窃取信息、侵犯隐私等行为暗流涌动,广大网民对信息安全的呼声十分强烈。

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多重性,决定着建设网络强国应筑牢主阵地,应加强主流网络媒体的建设,积极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的快捷性、立体性等优势,确保其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一是宣贯国家安全方针。利用媒体传播,正确宣传贯彻国家网络安全的系列方针政策。为此,媒体必须提升自身宣传贯彻的“执行力”,在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征途中,必须深入、全面、通俗、正确地阐明国家网络安全政策,且善于把政策法规同网络安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宣传,生动地动员业界及网民执行相关政策,遵循相关法规。

二是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当前,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互联网成为人们了解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人们思想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因此,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移动社交网络等互动环节及新闻客户端的管理,加强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的管理,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确保网络安全运用大数据推进社会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建设,扎牢“网络篱笆墙”确保网络安全。

(作者系网络空间战略论坛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