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访谈李迎生、杨松、徐本禹

对话价值观·学雷锋志愿服务如何行之久远:志立愿行 善作善成

记者  刘维涛  贺  勇  程远州

2015年03月05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编者的话: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无论是“四个全面”的宏伟战略布局,抑或是公民的工作生活和道德修养,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以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来提升价值认同度,才能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合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本版自2014年8月11日推出“对话价值观”栏目以来,第一阶段从12个关键词以及核心价值观整体展开对话;第二阶段围绕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四个重点群体进行探讨,讨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内在逻辑、培育践行等方面。从本期开始,栏目进入第三阶段,将结合社会热点话题以及“家风、校风、行风、村风”等展开对话,以期将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引向深入……

 

  引子

  为迎接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暨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我们邀请三位嘉宾,共话学雷锋志愿服务与核心价值观连体同构、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探讨志愿服务的机制化、常态化发展,期盼有更多的人参与和投身到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中来。

  诚然,一张温暖的笑脸、一句耐心的解答、一次真诚的帮助……从抢险救灾、大型赛事的现场,到卫生服务、环境保护的一线,再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家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难以尽数学雷锋的人群和6000万志愿者的身影。

  他们扶危济困、服务社会的感人事迹,常怀善心、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不计名利、不求回报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和“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强调,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可见,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也许短暂,却会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高度契合 生动诠释

  学雷锋志愿服务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理念,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记者:现阶段,全社会正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您看来,志愿服务体现了哪些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杨松:学雷锋志愿服务是一种基于自愿,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热情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为。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和基本要求高度一致。

  从个体行为来看,学雷锋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友善的行为,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与互助,爱国与敬业更是志愿行动的题中之义。在国家层面,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的一个表征,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社会和谐,而且培育了志愿者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在社会层面,学雷锋志愿服务恰恰是在法治的框架内为社会公正、自由、平等而努力的过程。所以说,大力发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特别有效的载体。

  李迎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内在的契合点与统一性。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我国公民的价值准则,也正是学雷锋志愿者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并通过切实的志愿行动体现出来。学雷锋志愿行动是一种友爱、助人行动;学雷锋志愿者在对待他人时,必然是友善的。这是志愿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学雷锋志愿者对待自己的工作需认真敬业、充满激情,只有如此才能期待他(她)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诚信也是学雷锋志愿者们普遍拥有的道德品格,他们参加志愿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履行某种对社会和他人的承诺。

  徐本禹:学雷锋志愿服务行为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每个学雷锋志愿者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奉献和敬业精神,传递的善意与关爱,都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中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同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学雷锋志愿行动的发展和增多也有利于增加社会的和谐程度。

  涓涓细流 汇成江海

  在给予关怀与回应关怀的过程中形成友爱互助,感召更多人参与学雷锋志愿行动

  记者:能否结合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或研究经历,谈谈学雷锋志愿服务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追求、价值实现来说有何意义?

  徐本禹:我是从读大学的时候开始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曾在贵州省大方县贫困山区支教,到津巴布韦从事海外志愿服务,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等。我投身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出于感恩,因为我家里条件不好,别人帮助了我,我也想去帮助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找到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从事志愿服务15年来,我体会最深的是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所收获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种幸福是可以传递并向社会播撒的,比如我支教过的学生也去参与支教行动……我有时候会收到学生的短信和电话,说以后也要像我一样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我觉得,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做,就会营造出整个社会崇尚志愿服务、奉献爱心的风尚。

  李迎生:小而言之,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学雷锋志愿行动、奉献精神所体现的正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雷锋志愿者参与行动不追求任何物质回报,但并非一无所获,他们收获了精神上的感动、心理上的满足、灵魂上的净化、道德上的升华。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弘扬奉献精神有助于社会平等、公正、和谐的实现。当前我国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人数很多,围绕这些困难群体,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

  学雷锋志愿者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一个人在给予关怀、传递爱心的同时,被关怀的人也会回应关怀,其他人也会争相效仿,“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在给予关怀、回应关怀过程中,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的良性循环机制。

  记者:“学习雷锋好榜样”影响了几代人,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有哪些学雷锋志愿者或行动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何认识他们给这个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杨松: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20多年来,涌现了一大批被社会高度认同的志愿者典型,比如坚持支教多年的徐本禹;还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现在已成长为西部边境一个偏僻县的乡长的许晓艳……

  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千千万万个没被记住名字,但是其形象已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的普通志愿者们。我在西藏阿里遇到一位来自福建的志愿者,家里条件很好,大学毕业后却选择去海拔4000多米的苦寒之地。我以为他可能要讲一些豪言壮语,可是面对访问他却只是淡淡地说,“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应该有这样一段经历。”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当代青年可爱可敬的一面。他们具有理想情怀和担当意识,同时也彰显个性、渴望自我实现,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

  徐本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在学雷锋志愿服务领域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感动激励人前行。我选择去津巴布韦参与海外志愿服务,就是因为读大学时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讲的是在老挝从事服务的海外志愿者李泓霖,当时我就想,要像他一样做一个海外志愿者。

  还有一个志愿者叫李华芬。我在贵州支教的时候,李华芬得了白血病,我号召我所在的小学的学生和老师们为她捐款,来帮助这位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大学生……不在于捐多捐少,主要是为了让她感受到还有一群孩子在遥远的山区祝福着她。后来,还在做化疗的李华芬瞒着医生,来到了大石小学并支教了一年半。现在李华芬仍在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

  推动立法 创新模式

  用专业化分工、创新性项目和平台,提供可持续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

  记者:当前我国学雷锋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走过场、一阵风、形式主义的问题,您怎么看?应如何引导?

  杨松:学雷锋志愿者提供服务,肯定是兼职的、业余的、力所能及的,提供出来的时间往往是碎片化的、临时的、不可持续的。但是,对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受助者来说,他们需要的帮助往往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有规律性的。所以就有了所谓“走过场”“一阵风”的问题,这跟我们学雷锋志愿服务主要靠自上而下的组织化动员模式有关。

  要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开展,关键在于制度化。去年,中央文明委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应该说很有针对性、指导性。制度化建设最顶层的其实是推动志愿服务立法。目前,已有十几个省份通过了省级法规,在国家层面,有关法律的草拟也正在向前推进。

  创新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首先,志愿服务都是项目化运作,要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就要围绕社会出现的新需求设计项目,对于已经存在的项目,要探索新的载体、元素和形式;其次在组织的结构、模式、方式和渠道上都要有新的变化,让它更贴近青年、社会和一线的需求。我们正在探索将志愿服务队伍进行专业化分工,比如有领袖志愿者、骨干志愿者、项目专员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和普通志愿者等,让队伍更加专业化、常态化。此外,还有平台创新。志愿服务需要有实体化的平台,并且契合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李迎生:为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除了需完善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制度、加强志愿者协会及其主管监督机构的组织建设等之外,资金来源、项目选择及人员配备等都是影响志愿服务可持续性的一些关键环节,应当引起特别的重视。

  对于志愿服务的项目选择 ,现在的情况是项目太少,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在条件许可,尤其是在资金有基本保证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推出一些新的、急需的项目,并长期地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记者:青年志愿服务在整个志愿服务体系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如何看待它的未来?

  杨松:青年志愿服务发起比较早,1993年,团中央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实施了青年志愿者行动,在整个志愿服务事业中是一个“主要开创者和重要推动者”的定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今天我们也有了一个新的自我定位和期许,就是要在国家志愿服务事业的总体格局中当好排头兵。

  现阶段,国家层面对志愿服务的定位也提升了。它已不仅是一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还承担了社会治理的责任,是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青年最敢于开拓、最没有条条框框束缚,也是最充满活力、热情和担当精神的群体。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理应冲锋在前,敢于闯新路子、出新项目,去满足各类社会需求。

  图片来源:

  中国文明网微信公号,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供图

  本期统筹:郭舒然 申 茜

  版式设计:李姿阅 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05日 06 版)

 

(责编:杨丽娜、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