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王匡正:更好发挥产业转移作用

2015年02月25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更好发挥产业转移作用

  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国外产业引进和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的历史机遇。各地应根据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空间,更好发挥产业转移的作用,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产业发展平衡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承接的产业层次较高,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层次较低、规模较小。二是观念落后。一些地区对产业引进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造成资源环境被破坏、发展不可持续。三是承接能力不足。一方面,较之于东部,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设施、交通设施等不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欠佳;另一方面,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对承接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针对这些问题,应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地制宜,积极作为,努力搞好产业转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加快产业梯度转移。针对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普遍共识。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结合我国地区发展实际,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东部产业转移应科学分析中西部地区优势,如资源和人力成本等,选择适宜产业发展的地区进行转移,实现对口产业转移。二是扭转东部转移低端产业的局面,把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向低能耗、低污染、高质量发展。三是实现产业链整体转移,防止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过程中出现产业“断链”现象,以满足产业长远发展需要。

  着力提升承接地产业承接能力。根据资源禀赋理论,承接产业转移实际上是产业发展优势的选择,强调对承接地区产业和区位优势的利用,从而实现产业资源的最佳配置。产业承接地作为产业转移的直接受益者,应抓住机遇,主动做好产业承接工作。用好用足国家产业转移政策,出台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的产业承接政策。加强本地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建立产业承接试验区和示范区,吸引域外产业转移。

  注重引进国外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为寻求产品生产成本“洼地”,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发达国家产业往往需要对外转移,寻求更具优势的产业区位。我们应顺势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跨国产业转移,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东部地区对国外产业的承接应以高科技、新能源、低消耗产业为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应注重结合本地特点和优势筛选好承接对象,增强产业带动力,提高本地产业发展层次和质量。

  发挥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的作用更加突出。产业承接地应立足于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增强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在承接域外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引导国内企业同跨国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同时,加大对地区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持,争取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提高产业发展科技含量。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