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杨金海:要建设精神支柱载体

2015年02月09日13:19   来源:前线网

原标题:要建设精神支柱载体

意识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意识的发展最终离不开物质的承载和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上下联动、科学规划,增强城市的精神涵养,大力推进精神支柱载体建设,才能真正构建起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充分认识精神支柱载体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深远意义
 

我国正在发生着数千年历史中未曾有过的深刻变革。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快速的城镇化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口格局等多维度的重构,这有力推动着并将继续深刻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与当下物质财富迅速增长形成明显反差的是精神支柱建设的不尽如人意;反映到城镇化建设中,就是精神支柱载体建设严重不足。走遍全国各地,人们常常发现千城一面:到处是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但缺乏文化特点,特别是缺乏作为精神支柱载体的建筑物或场所。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城市将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水泥森林,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由于缺乏精神寄托之所而成为没有信仰的群体,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伟大复兴将没有保证。为此,我们需要从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乃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精神支柱载体建设在城镇化进程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城市建设和精神支柱建设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者发展的客观规律。

  精神支柱载体凝聚着城市的灵魂乃至民族精神。综观古今中外,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村庄中最漂亮的、标志性的、处于显著位置的建筑物通常都是精神支柱所在地。如处于北京中心位置的紫禁城,在古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精神寄托之所,其左前方是祖庙,右前方是社稷坛。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一带的建设也承续了这一传统,左边是国家博物馆,右边是人民大会堂,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布达拉宫位处拉萨要津,它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建筑之一,而且是因为它是藏传佛教信徒的精神支柱所在地。我国古代的村庄布局一般也是如此,村中心或其他显著位置一般都有祠堂、庙宇等,以供人们表达情感和信仰,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不例外。如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山等,都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所在地。

  精神支柱载体建设发挥着提升人们精神素质的作用。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所在地是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开阔眼界,增进友谊,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还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是大量农民进城的过程。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原有的思想认识、知识结构、风俗习惯等都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社团组织、有识之士充分发挥好精神支柱载体的作用,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召开同乡会等来增进人们的交往,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逐步解决农民进城后精神上融入城市的问题,逐步提升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素质。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同月,中央颁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号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要落实好中央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支柱载体建设是重要举措之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场所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有,比如要有一定规模的伟人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人们在那里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事迹介绍、实物、书籍、影片等,看了以后觉得在文化上很有收获,在精神上有所提升。这样,传统与现代才能结合起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才能承续,人们的精神家园才能完美。这样的城市才是真正有灵魂的活的城市。
 

大力推进精神支柱载体建设的原则
 

当前,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利益多元,思想多样,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处于相互交织的状态当中。那么,如何建设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寻求最大的公约数”。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找大家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这个最高的共同的价值目标是有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在解决任何社会问题上,也都可以采取这个原则。无论什么问题,无论何时何地,人们之间的认识总会有差别和矛盾的,但只要坚持这个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办法,就一定能够找到各个方面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

  一是要把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结合起来。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里面优秀的东西吸纳进来,共同打造我们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不矛盾的。指导思想一元化是讲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只能有一个,不能时而这样,时而那样,那样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甚至国家分裂。文化的多样性是指每个人、每个群体的爱好、兴趣等可以是多样的。比如,人们的宗教信仰、文化兴趣等是多样的,有的甚至很不相同,但这不妨碍人们都拥护社会主义方向的国家发展道路。

  二是要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一种生命体的运动,不能轻易打碎重来。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对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文化,我们都要学习、继承和吸纳,但不能把西方的一些所谓先进的东西引进来取代我们原有的生命体系,如果那样只会引起天下大乱。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支柱也是这样,需要稳定有序地向前推进,需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是稳定,然后才能发展。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研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相互拆台,相互攻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三是要把政府推动与民间参与结合起来。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载体,应当而且只能通过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来进行,即与整个社会的改革一样,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但同时也应当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即应当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自己精神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借鉴传统的做法,利用民间力量参与精神支柱载体建设。
 

大力推进精神支柱载体建设的具体措施
 

要加强对精神支柱载体建设的研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讲到要请有关专家加强城镇化建设的综合研究。要落实好中央要求,除了请搞建筑的、搞生态的专家等外,还应当请搞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参加这方面的研究,甚至也要请研究宗教的专家参与进来。这样,我们的城镇化建设才谈得上借鉴优秀文化传统形式,才谈得上重视精神支柱载体建设这一重要因素,也才会体现城市建设的人性化、人文性。

  要注重把精神支柱载体建设特别是场馆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当中。要树立“把软实力做硬,硬实力做软”的辩证理念。所谓“把软实力做硬”,是说要善于把看不见的精神的东西做成看得见的物质东西。如建设伟人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就是这样。古人为什么要为圣贤树碑立传、立牌坊、建庙宇?就是因为这些碑石、建筑等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久且具有美感,借助于这样的物质载体就可以使得圣贤的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所谓“把硬实力做软”,是说要善于把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做成有文化内涵的精神载体。如城市建设中的高楼、马路、胡同、公园、景观,乃至商品、服务等等都应当体现自己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有自己的特色,从根本上避免千城一面的弊病。

  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支柱载体建设的积极性。精神支柱载体建设是公益事业,短期内难以看到经济效益,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怎么办?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人、财、物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历史上的做法,组织社会捐助,对捐助者立碑表彰。同时,要调整有关政策,对群众自发投资兴建的领袖人物或先进人物文化馆、展览馆等要给予引导、鼓励,不要简单斥之为封建迷信加以禁止,甚至强行拆除。

  要利用精神支柱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建设各级各类有地方特色的伟人馆、文化馆、展览馆等。同时,要发挥我们党和政府的组织优势以及社团组织的作用,把图片展出来,把故事讲起来,把队伍拉起来,把活动搞起来。有计划地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各类思想文化活动,既给人们讲科学理论,又结合人们的生活实际,讲大家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个人的信仰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精神困惑问题等,使得这些场所起到解疑释惑、心理咨询的作用。还可以组织社会互助、民间自救、济困募捐、文化活动、新式婚礼等等。这样,城市的活力、向心力、凝聚力和社会正气就会大大增强起来。

(作者: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前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