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新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把握好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对象的特点,以科学逻辑的力量征服人,以鲜活的事例感染人,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人。
要向学生讲清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基本道理。要深入浅出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来龙去脉。既要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要善于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回答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打铁还需自身硬”。讲授者必须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这一看家本领。在教学中,在内容上要突出理论的科学性和推理的严密性,在形式上要注意阐述的清晰和表达的生动,这样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震撼学生的心灵。
要向学生讲好故事。理论需要事实来支撑。要把历史故事、生活案例、模范事迹等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大家熟知的案例教学内容相当多的是中外历史。以史载道,以事喻理,历史是优秀的教科书。其中,思想文化史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放在人类思想文化的长河中来考察、比较和阐释,以彰显和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要讲好模范的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思想境界、精神气质、行为形象在价值观培育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学习和模仿是思想观念的培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往往存在“英雄情结”,他们容易成为心目中崇拜对象的“粉丝”。这表明人格影响力的巨大。价值观的传播不能仅靠观念的灌输、口号式的教育,而应多宣传、宣传好那些积极献身于国家建设、致力于造福人民、爱国敬业、踏实做人的“好人”。他们身上散发着感染人的魅力,是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格体现,他们以人格魅力诠释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
要为学生系好“扣子”。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系好人生思想的第一粒“扣子”,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人无德不立,教无道不兴。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授业”者,还应该是传播正确价值观、帮学生系“扣子”的“传道”者。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道”者,广大一线教师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在我们校园,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年逾80的老教授作了题为《信仰-信念-信心:在困难条件下如何得以坚持》的报告,介绍了他36岁因病双眼不幸失明后,40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翻译工作岗位上,执著地坚持着从事学术研究的艰辛历程。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青年学子。这种信仰坚定、百折不挠、爱岗敬业、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品质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他在身体力行中向广大青年学子传播了高尚之“道”,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说道理,讲故事,系“扣子”,都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模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正在积极探索“系统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系统教学是基础,专题教学是精华,实践教学是提高。在系统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的比重,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从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入手,提炼与课程相关的专题,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研究专长与学术兴趣,开展专题授课,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实践,回到学校展开深入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和所学理论相关的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参观考察、案例分析等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教学、专题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多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