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面对的任务不同以往,必须有新思维、新举措。过去30多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而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环境容量优势消退,以投资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此路不通”,国内楼市低迷、地方债务高企、工业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这些,都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换挡,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收敛”。
面对新常态,要放下对经济增速的纠结。先期发达的国家也是先经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然后再进入一个虽然增速较慢但质量较高的增长时期。适度调低增速并使之保持在合理区间,稳定经济运行,不仅有利于缓解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压力,也有利于为调整优化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拓展更大空间。从单纯关注经济增速到更加重视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本身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增速换挡,是为了获得更大发展动力。面对新常态,应当主动作为,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自觉性,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发展之路,走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效的发展之路,发挥体制改革对于经济的重大牵引作用,靠改革出动力,以创新增活力。
适应新常态,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也要保持一定的耐心。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碰到瓶颈、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都属于“分娩的阵痛”和“成长的烦恼”,需要时间去消化,并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但应当看到,未来发展道路上,我们仍具有新型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等诸多利好,这些都是新常态下难得的新机遇、新能量。也是我们破解经济下行压力、重构经济发展动力的信心所系、希望所在。
新常态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创新寻求新的增长点,不创新就难以完成新常态的任务,应当通过改革使“创新”成为新常态下的常态。我们已有的30年的快速发展,是通过改革激发了曾经潜伏着的生产力。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起人们的创新激情,使创新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创新需要一开始的异想天开和与众不同,需要既褒奖成功,又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需要平等进入、公平竞争的环境,即没有特别地被扶持的优惠、没有体制内的差别、没有“官本位”,不是对为仕趋之若鹜,创新更需要切实保护创新者的受益。所有这些都说明,在造就创新的体制、机制方面,我们还有太多工作要做。当体制、机制到位的时候,创新就会自然涌流。
历史上,我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一个集权的社会。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有了如此深厚的“固定投入”,由于路径依赖,我们才选择了同样是集权和等级制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各级政府又充分地发挥了作用,行政力量随处可见。长期如此,就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行为惯性、追逐目标的惯性。这种惯性表现为:相信行政力量可以无所不能以及深厚的GDP崇拜。这些思维习惯根本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新任务,必须彻底改变。我们应当坚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信念,政府应当在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环境、保护公正、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创造好的竞争环境等诸多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新常态从“新”到“常”,是一个经济转型转轨的过程,新旧问题并存,新老矛盾交织,需要把握好发展的协同性、平衡点。既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有针对性地预调微调、精准调控;既要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又要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既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又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要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把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完成好。
面对新常态,我们必须着眼于长远,长远就是要建设一个能够促进经济有节奏、有自我调节和提升功能、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体制。这样的体制建设,可以使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受惠于永远。
(新闻观察员 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