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经济新常态》第四章·全面深化改革:新动力与新举措

第二节 依靠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

主编  张占斌 

2015年01月29日13:0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编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年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之一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并强调“我们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更多支持创新型企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增长点和驱动力”。那么,怎样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我们认为,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有利于创新驱动的活力源泉充分涌流。

一、强化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

企业强则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创新型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千方百计激发企业内在创新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其一,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鼓励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健全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加强创新与市场对接,支持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可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引导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

其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选择走符合企业比较优势的自主创新道路。充分发挥企业科技人员在新产品开发、 新技术引进、新工艺运用方面的作用。促进资本、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科技要素向企业流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从而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注重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前沿理论研究,以增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其三,善于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当今世界的创新和生产日趋多元化和分散化,原本局限于一定区域的价值链被拉伸到不同的国家,全球价值链因此形成。如果“闭关锁国”,关起门来竞争只能让自己的创新能力萎缩,让自己始终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企业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学会整合全球资源,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开放合作水平。企业也可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研发机构,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由重引进向重消化吸收转变,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怪圈,推动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式创新。

二、建立健全护航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

迈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安排,而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最终绩效。因此,务必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坚决清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制度障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其一,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激励创新、防止侵权、促进竞争,保证充足的创造发明供应市场,刺激可持续而广泛的经济增长。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创新者经济效益的基础。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这是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知识产权利益机制。

其二,财政金融制度。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调整投入结构,完善支持创新的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加计抵扣、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领域。构建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股权投资体系,完善多层次“金字塔型”资本市场,以金融创新支撑技术创新。建立新型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创新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和特点的新型科技金融产品、组织机构和服务模式。扩大科技支行、科技担保、科技小贷、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专营服务机构规模。

其三,协同创新制度。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形成以非线性、网络化、开放性为特征、以多元主体相互联合与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换个角度来讲,协同创新就是打通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金融机构之间的隔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营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企业出题目,政府引导高校、科研部门研究相关题目,协同进行技术攻关,促进研究的能力和产业需求无缝对接。要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和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推动建立权责清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三、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来代替原有的生产要素。富有创新精神、勇于追求真理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推动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大国、人力资源强国。

其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从业劳动者。突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导其成为创新驱动的中坚力量。提高普通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和劳动技能,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环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应该看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需要研究开发人才和科学家,也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其他类型人才。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中国缺乏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如高级技工。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技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短板。基于此,要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可采取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多种方式,大规模开展技能人才培训。

其二,不拘一格吸引、使用人才。应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各学科的领军人物,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创新。借助第三方力量开展创新人才评选活动,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创新创业人才激励的力度。打通体制机制障碍,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注重发挥企业家创新才能。搭建集聚多层次人才的活动平台,促进跨行业、跨学科领域的人才资源流通。

其三,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完善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人才创业的支持力度,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提高科研人才的薪酬待遇,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基础。中国必须走出所谓的具有“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观念误区。低工资只能吸引低素质劳动力,要成为自主创新型国家必须有大批高收入、高水平的高端人才,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创新,提升中国的竞争优势。

四、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需要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也需要非正式制度的激励。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创新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创新文化是社会成员的创新能力和习惯的表现,也是社会共有的关于创新的观念和制度的设置。适应经济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自然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文化支持。

其一,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注重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创新的良好风尚。在科研领域提倡科学精神:求真务实、诚实公正、怀疑批判、协作开放。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改变当前科研评价体系中只重数量不管质量,不评估科技成果本身的创新性和贡献的陈旧做法。大力宣传献身科技事业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成功转化科技成果的企业家。

其二,倡导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克服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倾向,破除扼杀创新精神的官本位意识和小农意识,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氛围,保护创新成果。

其三,建立有助于形成创新文化的相关制度。创新文化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制度安排不可或缺。比如,通过改进教育体制,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再如,加快建立健全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大幅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等,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