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经济新常态》第三章·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新理念与新思维

第二节 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

主编  张占斌 

2015年01月29日12:5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编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深刻论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积极适应、正确引导经济发展新常态,对 2015年中国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从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为正确认识、积极应对新常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

中国经济新常态,本质上是一个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提质增效

的过程。对之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就是要客观分析这一势态、理性面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是普遍规律。尤其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换挡甚至再向中低速换挡是经济发展的常态。也就是 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 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 4%左右的“中速挡”。1950—1972年,日本经济保持了 9.7%的高速增长,在 1973—1990年间进入了 4.26%的中速增长, 1991年以来更是进入了中低速增长。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也是如此。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后的深度调整期, 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虽有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中国经济必须以新常态来应对国际经济的变化。

从我国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是经济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跃上了一个大台阶。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显阶段,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支撑增长的需求乏力等因素,潜在增长速度下降、增长动力调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推动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阶段势在必行。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阶段性新特征,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转向新的增长点。

因此,面对经济发展增速换挡、方式转型、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需要客观、冷静、理性地看待,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看到增速换挡、提质增效是规律、是大势;更要以战略的平常心,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推动经济从传统的粗放发展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转型。

二、保持战略定力,从容面对

战略定力,就是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稳得住心神,不为外界所困,不为一时得失所扰,不为一时利益、一时情绪,或者一时的注意力改变初衷、目标和方向。保持战略定力主要表现为追求远大目标矢志不渝,应对复杂局势泰然自若,运筹利益全局胸有成竹,化解风险挑战胜券在握。能不能保持战略定力,是一个国家、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面对经济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在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使用“战略定力”一词。他说:从历史上看,新兴大国出现必然带来国际格局调整,必然遭到守成大国遏制。这也是我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将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战略变化的客观必然性,把握好大国关系演变的特点,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我们必须牢记一个历史铁律: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归根到底是大国力量对比,最终靠的还是实力。我们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在相当长时期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斗争,还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须面对被人们用西方发达国家的长处来比较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不足并加以指责的现实。我们必须有很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最重要的是,还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进程和势态很容易受到干扰。应对新常态处理不好有两种可能:一是定力不够,重新出台强力的刺激政策,势必使债务杠杆率更加恶化,对局部区域、个别经济领域火上浇油,致使未来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二是预判失误,微刺激的政策着力点不足以保持经济底线,或者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能源供应受挫,导致经济增长滑出底线。

所以,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增强战略定力。一是要有战略清醒,在经济新常态下,各种阻力和挑战绕不开、躲不过,尤为需要“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尤为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毅,尤为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二是增强战略思维,要看大局、谋大势,分清主流、支流,抓住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害和主要矛盾,科学决策、定向施策。要善于运用全局思维,跳出局部看全局,以大局为重;善于前瞻思维,洞察发展趋势,摆脱一时一事的束缚,主动谋局布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三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凡事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经济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从制定宏观政策、措施到出台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方案,都需要准确地找出短板,据此划定不可逾越的底线,即包括稳增长、促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经济底线。要守住经济风险底线,关注风险积聚发生发展趋势,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有序化解。要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要守住民生底线,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在增强战略定力的同时,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防范措施做得周密一些,使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征途上“不跌跤、不熄火”,实现增速平缓换挡。

三、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增强战略定力,不是盲目乐观,其背后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清醒判断和自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条件,而且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多元动力。

第一,从经济增长基础上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已今非昔比。 2013年全年的经济增量就相当于 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即使是 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总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强调:“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

第二,从经济增长动力上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成长期,市场空间广阔,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能扩大市场容量,又能大幅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尤其是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较大,稳增长仍有很大回旋余地,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着力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向民生改善要动力,向技术创新要动力,各方面改革有序有力推进。从 2014年第一季度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第三,从经济结构上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近两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致力 于推进经济提质增效。 2014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8.5%,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 12.3%和 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6%。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

由此,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不是“熄火”,而是“换挡”。我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坚实的基础。面对新常态,我们要增强信心,抢抓机遇,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出现的可喜变化,又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中长期优势,从而不断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的信心。

四、坚持发展,主动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在战略上应对新常态应有的战略心态和思维,而且在战术层面上也提出了适应新常态的具体要求,即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 。对此,我们要直面问题,尤其是要看到经济运行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适应新常态,一方面,要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 件。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

首先,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深化改革是适应新常态的根本途径。 2013年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快推进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补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等体制机制的“短板”。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领域入手,围绕适应新常态、培育新方式深化展开,形成改革和发展的良性互动,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最大限度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

其次,向创新调控要助力。在宏观调控上,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坚持结构性调控,坚持区间调控,坚守保增长的底线,将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不搞强刺激,不踩“大油门”。坚持定向调控,抓住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定向发力,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坚持统筹调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通盘考虑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使调控效力更持久。

最后,向改善民生要潜力。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推进新常态发展的巨大潜力。有初步测算表明,到 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名义消费总量规模有望达到 45万亿元;加上相关的投资需求, 2020年内需规模有可能接近百万亿元。经济新常态下,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要通过抓重点、抓实在、抓持久,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