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茅文婷:“大邦者下流”

——习近平外交言谈中的大国胸襟

2015年01月22日16: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多次出访,足迹遍及世界,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向世界传达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携手多国共同发展、开放包容的态度。他用智者求同、愚者求异的中国智慧,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为中美、中俄等大国相交找到了一条新路;他用以心相交、成其久远的中华道德,作出坚持正确义利观的承诺,为不少发展中国家提供真诚、无私的援助;他用守望相助、亲诚惠容的中国气度,倡议共建“一带一路”,为周边邻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共同发展承担了更多责任。在访问中,他既坚定自信又亲和务实的言谈,向世人展示了“大邦者下流”的泱泱之风。

[关键词]习近平;外交;大国胸襟;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一带一路”

“大邦者下流”,是中国先哲老子的话。意思是说,大国要像居于下游的江河那样,拥有容纳百川的胸怀。 2014年 3月 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引用这句古语表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大国,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多次出访,足迹遍及世界,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向世界传达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愿携手多国共同发展、开放包容的态度。访问中,他既坚定自信又亲和务实的言谈,向世人展示了“大邦者下流”的泱泱之风。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中国外交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西方学者曾套用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总结雅典和斯巴达冲突原因时的观点,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这样一来,战争不可避免,因此,中美两国的冲突也必不可免。面对这些声音, 2014年1月 2日,习近平在接受《世界邮报》创刊号专访时指出,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必然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呢?习近平提出:要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2013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内,奥巴马迎来了受邀访美的习近平。这次会晤长达八个小时,在两国关系史上还是第一次。初夏明媚的阳光下,两国元首在谈笑间为中美开启了“跨越太平洋的合作”。这次历史性会晤,双方达成了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 (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 6月 10日。)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基因,中国自古便有“国虽大,好战必亡”历史经验。这也是保证中美双方和平发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起点。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中国古代先人早就认识到,虽然“千里不同风”,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只要是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都值得以尊重宽容的心态对待。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如今,中美联系日益紧密,仅 2013年一年,两国双边贸易额已达 52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 100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 400万人次。“独木不成林”,合作共赢的思路,展现了中国外交的战略高度与长远眼光。

2014年 7月,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将这一思想进一步深化,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了“增进互信,把握方向”;“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平等互利,深化合作”;“着眼民众,加深友谊”四点建议。 (《人民日报》2014年 7月 10日。)从三句话内涵到四点建议,核心精神是一致的,就是坚持从大处着眼,认清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要管控矛盾,合作发展。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道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和而不同”包容精神的体现。跳出西方的思维逻辑,大国关系不只有排他性竞争一条出路。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中国智慧为中美两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不同国际场合,习近平多次讲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中美沟通对话合作的不断加强,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人民日报》2014年 7月 10日。)

除美国外,习近平对俄罗斯等国的出访也体现了大国相交的新思路。俄罗斯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的首访之地。在访问中,习近平指出,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在国家发展蓝图上有很多契合之处”,要建设“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人民日报》2013年 3月 23日。)这是依据中俄两国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定位,也指出了两国的未来发展走向。俄罗斯总统普京以 隆重的仪式迎接习近平,两国元首将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辩证思想通俗生动地表达了出来:“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人民日报》2014年 11月 10日。)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坚持正确义利观

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曾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国,也没有永久的敌国,我们的利益才是永久的。这也成为一些国家处理对外关系时的理念。但国与国之间,除了利之外,还要有义。习近平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确义利观。

何为正确的义利观?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无论是对君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还是对国家的“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说的都是先义后利、义重于利、取利有道。习近平多次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要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政治上,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人民日报》2014年 7月 4日。)习近平还表示,我们要“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在利益格局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作出这样的承诺掷地有声。

提出中国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人民日报》2013年 9月 10日。) 从这段话中,我们既可以读出“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等中华民族的美好期盼,也可以看到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承担更多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的态度。

以非洲为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给予了非洲巨大的帮助和支持。截至 2012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累计投资超过 150亿美元。连续 50年向非洲派出共计 1.8万人次的医疗人员,诊治了 2.5亿人次的非洲患者。2013年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了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习近平说,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 3月 26日。)短短 30分钟的演讲,收获了 30次掌声。真,就是真心真意对待真朋友;实,就是实实在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亲,就是通过交流使人民更加亲近、知心;诚,就是坦诚对待新情况新问题。这四个字,真真实实展示了中国的义利观,表达了中国对非洲亲厚无私的兄弟情谊。中国援助非洲,没有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习近平这次访非期间,中非签署 47项合作协议,涉及投资贸易、经济援助、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农业、人文交流等广泛领域。南非总统祖马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最深的感动:“感谢这么多年你们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2014年春,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病毒最为肆虐之时,平均每天导致 200多人死亡,远远超过几内亚、利比里亚等国家的自身抗击能力。中国紧急驰援,先后派出 200多名医务人员坚守在疫区第一线。截至 11月初,中方为抗击埃博拉提供的援助总额达 7.5亿元人民币。比起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为难得。在不少国家面对疫情采取关闭边境、取消航班、撤出常驻人员的时候,中国展现了义在利前的无私之举。

在南太平洋岛国,习近平引用《老子》中的话:“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指出尽力照顾别人,自己也更为充足;尽力给予别人,自己也将更为丰富,实际上是中国对“正确义利观”的又一诠释。在斐济,习近平承诺将为最不发达国家 97%税目的输华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访问拉美期间,习近平还参观了由中国援建的“住房大计划”,并要求中国企业要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信誉赢得信任。拉美国家表示,“同中国交往有很强的舒适感和亲近感”。(《人民日报》2014年 7月 26日。)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人民日报》2014年 7月 5日。)2014年 7月,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的讲话,传递出浓浓的中国哲学意味。有别于国际交往中的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实用主义倾向,习近平提出的“正确义利观”为处理新时期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中国思路”,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弘扬公平正义,处事积极稳健的中国形象。坚持正确义利观,使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计利当计天下利”,“重利轻义”的理念,让“中国胸怀”成为国际社会的新关注点。

守望相助,亲诚惠容:倡议共建“一带一路”

远亲不如近邻。对倡导和平发展的中国而言,“邻里关系”尤为重要。与山水相连、血脉相亲的邻邦,中国不仅有着割不断的地理、文化联系,更有着日益频繁的贸易往来。据统计, 2012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总额甚至超过了中国与美国、欧洲贸易额的总和。“亲仁邻善,国之宝也。”在处理周边关系的过程中,习近平指出,要在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亲,即是人文相亲;诚,强调以诚相待;惠,是指惠及周边;容,就是开放包容。这一理念的核心精神,“就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4年 9月 19日。)这是中国站在“命运共同体”的思维高度,提出的国际交往新思路。简简单单四个字,蕴含着亲近平等的大国感情、守望相助的大国气度和包容自信的大国风范。

为了更好地将亲、诚、惠、容的相处之道落到实处, 2013年秋,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带一路”贯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为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有中国与邻邦的历史文化之亲。 2100多年前,中国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满载丝绸的中国的船队也通过海路到达了印度半岛。丝绸之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物产的丰饶繁盛和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不仅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亚洲也曾经领先千年。复兴“丝绸之路”的倡议,是对古代文明的传承,承载着携手共创繁荣振兴亚洲世纪的希望与自信,无论是对中国本身还是周边国家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有中国对邻邦的交往之诚。 2014年 11月 9日,习近平在中国主办的APEC会议期间,向亚太工商界人士宣布:中国将出资 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实际的行动彰显出真正的诚意。中国率先身体力行,以务实的态度写下了大手笔的丝路新语。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有中国与邻邦共同发展之惠。习近平指出,“邻居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含义。中国人自古将守望相助确定为邻里关系的核心”(《人民日报》2014年 9月 24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人民日报》2014年 9月 19日。)。“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 44亿,经济总量约 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 63%和 29%。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代表中国表了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人民日报》2014年 8月 23日。)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有中国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历史上,无论是汉家盛世还是大唐雄风,都不缺少兼容并蓄的情怀和惠及邻里的心胸。“一带一路”传承了古代中国和丝绸之路包容互鉴、开放团结的内在气质。和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不同,它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和区域合作平台。它不附加政治条件,倡议的地域和国别范围也是开放的。可以说,这是一个自主参与、不设障碍、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共享的新概念空间。中国也乐于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他国经验,开拓合作领域。

“一带一路”的倡议在国际社会收到了良好反响。不少丝路沿线国家的人民纷纷表示,希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能够尽快落实,重现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繁荣古代商队往来不绝的兴盛景象,为他们带去繁荣与富足。还有学者撰文评论,“一带一路”涵纳了重要文化意蕴,以和平、开放和包容为重要精神元素的古老中华文明释放自信,彰显复兴。一花开放,引来百花馨香。在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中,既有对中华文明、亚洲文明的继承与回顾,又有对复兴发展的蓝图与梦想,是传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体现,是大国开放自信的生动写照。

无论是战略布局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国际事务中坚守“正确义利观”,还是周边发展中倡议的“一带一路”,都体现了一个大国包容的思想、开放的胸襟和务实自信的姿态。这样的外交态度,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进一步弘扬,又是对过去 60多年外交实践的继承和创新。随着外交新局面的不断开创,中国政府及其领导人的外交理念、外交风范,必将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认同,中国的大国形象也必将在世界上获得更多的认可。

〔作者茅文婷,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