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经济增速:降上几点有何妨?

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2015年01月06日16:08   来源:宣讲家

原标题:经济增速:降上几点有何妨?

  “10月份工业增速再破8%”,“专家分析基建投资加码”。每当看到中外经济界人士敏感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笔者便产生疑问,有必要把经济发展减速看得那么重吗?我们是不是到了主动降低经济增速的时候了?或者说,是否应借经济减速改善经济结构,平衡社会发展,甚至吻合中国大国崛起的步伐和要求。

  经济增速下滑,是后发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必然结果。后发国家经济基数小,科技水平较落后,一旦找到正确路径和增长点,便可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处于“高原现象”,已经不可能再快速发展,再者其发展重点也已转移。比如,后发国家户外广告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而发达国家几乎看不到几个户外广告。后发国家的原材料和基础建设往往是拉动GDP的最重要方面,发达国家基础建设早已完成,不可能通过大拆大建来实现经济增长,等等。所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都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后,逐步回落进入“新常态”时期。

  将经济增速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对于经济转型和平衡社会发展很重要。如果执著于“保增长”,必出现大量无效益增长,毁环境增长,那么升级换代也就失去了内在动力,中国经济就可能一直停滞于低端。比如,一段时间来房地产市场取消限购,加快批准铁路和机场建设,其“保增长”的意图很明显。这些做法值得商榷。以支线机场建设为例,不与高铁统筹,难免重复建设之嫌。发展航空是为了节约时间,如果其时间优势被高铁瓦解,仍然过多过早建设支线和短途机场,必定造成巨大浪费。再比如,中国包装行业是个大产业,问题是我们出现了严重的过度包装,导致极大浪费,由此而来的GDP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政府的宏观和微观经济调控必须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只是为增长而增长,我们的空间甚至具有无限性,比如,投上几万亿资金,即可换来经济增速,哪怕借助“级差地租”也可把拆建进行到底,问题是这些增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理性分析,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到了调控高增长的时候,实际上也没有必要维持此前的增速。快速发展在一定阶段是“硬道理”,但发展到新阶段就不再是硬道理。习近平提出新常态,不以GDP论英雄,或许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天,政府关注的重点应当是经济增长品质、自然生态和社会平衡。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即使经济增速减缓,人民群众同样产生很强的幸福感。

  能够证明这一点的例子很多,最现实的是北京APEC会议,因为带来北京空气和交通大大改善,很多人建议将相关规定保持下去。最新民调,赞同车辆单双号行驶者过半。有人说,反腐导致地方政府失去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其实,政府集中力量抢投资原本就是错误的,社会环境搞好了,投资自然来,大家都不搞潜规则,资本创利的天性也决定着最后投出去。社会资金总量不会因抢不抢而增减。所以,这只是游戏规则变更问题。

  十八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举措正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此前被调动起来的无度欲望开始被遏制,这是很值得赞美的事情。无度攫取让人失去方向感,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结果产生了很大的痛苦。其实,再伟大的政党再强有力的政府都无法满足人无度的欲望,过度调动人的财富欲望,而不能实现精神和物质的平衡,再多的财富都会因分配失衡,因更大欲望而痛苦之中。我们到了转变观念,真诚接受慢节奏、适度消费、低碳经济的时候了。

  站到更高境界分析问题,中国因经济转型而来的减速,甚至是大国担当的重要体现。因为一个国家不能上下游通吃,必须分出一部分给更后发的国家。社会需要平衡,整个世界也需要平衡,只有平衡世界才能实现和谐。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低端发展,就是发达国家出让低端市场的结果。

  当然,经济减速会带来就业压力,但这也不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要转变观念,路径是有的。比如,加大职业培训力度,让国民在校时间增加,这既可以解决富裕人员的出路问题,又能提升员工素质,提高生产效率之间存在良性互动。西方有些发达国家就是这样做的。再比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既解决就业问题,同时提升民族的人文素养,一举两得。

  总之,唯以平常心看待增长率,新常态才能确立;唯有淡化增长率,升级换代和平衡发展问题才能实现;唯有做实增长率,才能享受发展成果,避免失衡而来的经济社会危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公方彬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