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李春立:着力破解“两个能力不够”问题

2014年12月30日15:59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着力破解“两个能力不够”问题

习主席深刻指出,我军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这两个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这一重要论述既指出了我军建设面临的症结,也为各级干部指挥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我国安全和发展形势更趋复杂,各种可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军事斗争任务更加紧迫。在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站在风口浪尖审视解决“两个能力不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世界总体形势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所处安全战略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发生二战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我国国家安全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增大。虽然当今世界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日益增多,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工程,而我军“两个能力不够”恰恰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短板”。如果解决不好,不仅难以有效履行使命任务,达到“以武止戈”目的,还有可能成为别人攻击的“弱点”。

国家战略利益边疆深度拓展,国家安全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利益所及,安保所至”。在可预期的未来,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的范围和领域将主要向远洋、太空延伸。解决好“两个能力不够”问题,是破解国家积极防御力量与国家战略利益需求不相适应矛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军事力量的战略功能,有效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安全着陆。要前移战略指导重心,积极运用军事力量和军事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化解和控制危机,遏制武装冲突和战争爆发。

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演变,掌控军事竞争主动权的任务更加艰巨。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常常以“落后就要挨打”警示自己,然而海湾战争等又告诉我们:在军事变革中未能抢占竞争制高点失去军事主动权,同样也要挨打。有效掌控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必须以解决“两个能力不够”为突破口,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推进军事变革,加快军队善谋打仗能力建设,缩小同世界强国的差距。

千军万马靠指挥。求解“两个能力不够”问题,应站在信息化舞台上练兵练将,以指挥员指挥能力的提升带动军队打现代化战争能力的提高。

强化敢于担当的职业操守,主动挑起指挥现代化战争的重任。在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十分繁重的战略机遇期内,主动接受挑战,自觉对照差距补弱充电,是解决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首要环节。要研究和学习战争,积蓄谋兵论战的内功。转型时期,万物发展刚露“尖尖角”,表象上的迷惑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切实提升善谋打仗本领,必须坚持打仗需要什么就苦学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什么,先行把未来战争研究透,学会利用作战模型探索未来到底打什么仗、怎么打仗,掌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作战指导和战法运用。要摸清对手命门,掌握非对称制胜钥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若五行不定,必定输得干干净净。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掌握敌情,了解对手的强项和弱点,是运用非对称制敌手段,以我之长击敌之短的前提要求,也是指挥员谋兵布阵的关切点。指挥员必须既登高望远又能见微知著,善于从多方面挖掘对手的长与短,并按照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研究制定非对称制胜对策。要对接战位,提升能打胜仗的本领。善谋打仗的指挥员,绝不能简单地做上级的“传声筒”和日常事务工作的奴隶,而应强化战位意识,积极钻研本部门在未来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准自身和单位在侦察情报、网电攻防、精确打击、立体作战、指挥控制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对照战斗力标准进行针对性补差、充电,在岗位实践中强化指挥打仗本领。

推行作战指挥训练模式创新,倾力锻造指挥现代化战争的实战本领。善谋打仗的指挥能力既是打出来的,也是训出来的。在迈向强军的征途上,必须遵循指挥能力生成规律,在科学训练中锻造提升。开展基于信息系统的指挥技能训练,按照功能互补、系统融合要求,着眼实装与模拟、系统操作与手工作业等有机结合,搭建能通联、能计算、能推演、能验证“四位一体”的指挥训练实验环境,强化指挥员专业操作应用训练,提高依靠指挥信息网络获取情报、作出决策、定下决心的能力。开展基于作战实验的想定作业,把训练场搬进作战实验室,让受训对象根据作业条件,基于信息系统模拟作战对手,基于指挥对抗排兵布阵、基于战法设计筹划作战行动、基于作战数据评估作战效能。这样才能使指挥员在学习掌握作战原则、程序、方法的基础上,自主研究设计战争、大胆探索指挥艺术,培养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冒险担当的智慧与气魄。依托训练基地开展实兵实装的综合演练,是培养指挥员指挥打仗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使命任务,严格按临机构设情况、临机组织指挥作业、临机导调讲评情况等要求,组织谋势造势、战役协同、力量使用、布局控局等环节的指挥对抗,强化指挥员全局谋划和动态协调控制联合行动能力。

突出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切实打通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脉络筋骨。指挥员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既有指挥员用兵作战能力弱的问题,也是作战指挥体制不顺畅的深度折射。领导指挥体制是提高指挥员能打胜仗能力的润滑剂。如果指挥机构联合程度不高,部队不仅在战时联不起来,而且在平时也训不起来,更难以实现平战迅速转换。要构建常设指挥机构。与临时指挥机构相比,常设指挥机构的最大优点在于联合的自觉性。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由于没有常设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各参战力量,导致指挥时意见各异,错失良机。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组建常设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有效集成各种参战力量,取得了战争胜利。要把握联合训练的基本属性,推行“战训合一”。仗怎么打,兵就应该怎么训。未来的仗要联合打,兵就要联合训。根据联合训练与联合作战的内在一致性,必须在联合作战指挥框架内把联合训练管理机构纳入作战体系,重组作战与训练机构功能,克服战训脱节现象。从体制上突出联合训练的本质属性,使联合训练管理在操作层面与联合作战合为一体,无缝链接。要依托联合作战指挥链,规范职责权限。系统结构科学,才能实现体系的整体联动。坚持以作战指挥链为主轴,就是强化指挥作战部门的管理范围,强化联合训练的管理权力,以解决联合指挥中想联却“联不起来”的问题。如美军为解决战建训三者关系,规定军种部只负责建设和提供军种部队,作战司令部司令既是组训者也是受训者,既负责用兵也行使作战和训练领导权。这种做法,有利于在作战指挥层把部队调动起来。当然,科学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离不开指挥信息平台,必须改变“多代同堂”的局面,成建制、成系统构建,进而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提速,尽快形成作战指挥和保障能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