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2014年终聚焦:“放!”政府在放权,市场在变“活”

记者 沈 寅 姚懿文 林丽鹂

2014年12月09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适应新常态 蓄力新航程

告别了高歌猛进,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正步入新的运行轨道。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

年终岁尾,用“新常态”的视角回顾今年的经济成绩,我们会发现许多令人欣慰的新亮点。

看数字——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我国GDP增速回落至7.4%,虽然增速略有放缓,但就业总体稳定、物价基本平稳、农业稳固、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同时,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

首先,产业结构在孕育新的突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继去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工业以来,趋势正在延续。

其次,需求结构有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开始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一至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的贡献要高7个百分点左右,整个经济结构优化再平衡的态势比较明显。

再次,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最后,资源环境成本消耗有所减少。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总体来看,适应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结构持续改善,质量有所提高,内生动力有所集聚,新经济的成分也在茁壮成长。

看改革——

自上而下,多项改革释放巨大红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性作用”而不是过去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地位的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

“放!”政府在放权,市场在变“活”。

下放审批事项。一年多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下放事项“含金量”越来越高。同时,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不该管的不干预,该管的管明白,政府简政放权,放出市场新天地。

放宽市场准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举措立竿见影,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迅速增加,前三季度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60%以上。

放开不必要的关卡。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后,企业可自主选择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实现“多关如一关”。而且,随着电子放行的广泛实施和无纸化通关相结合,企业通关效率加速提升,有的货物通关时间由1天降到了7分钟。仅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就让全国近半进出口业务受益。

深化协同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三地自觉自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抱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奋进。如今,三地已成立推进协同发展机构,率先在产业、生态、交通三大重点领域突破,四条“联动路径”逐步成形。

深化对外开放,自贸区先行先试。一年来,上海自贸区聚焦投资管理、贸易便利、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先行先试,成绩骄人。同时,上海自贸区取得的经验将逐步向全国推广,这不仅带动了我国整体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也让我国抓住了参与新一轮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机会。

“改!”金融、财税、价格改革,让市场机制更“通”,受益面更大。

金融改革大步向前。民间金融的热情获得鼓励,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已全部获准筹建。《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酝酿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举将大大改变中国金融生态,有力支持利率市场化推进。同时,随着沪港通全面开闸和新版退市制度施行,证券市场环境持续改善带动市场信心不断高涨,股市连续放出成交天量。新三板市场面向全国扩容,挂牌公司数量大增,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激发了实体经济活力。

财税改革继续推进。2014年起,营改增范围覆盖到铁路运输、邮政业和电信业,这些行业涉及面广、影响重大,改在上游,受益最大的却是下游相关企业,这正是营改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动体现。截至三季度末,全国营改增试点已累计减税3276亿元,结构性减税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随着营改增的持续推进,增值税抵扣链条将更加完整,更多相关企业还将持续受益。

价格改革持续深化。目前,成品油调价机制已与国际同步,棉花、大豆等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正在推进,阶梯水价也将于2015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价格杠杆正在撬动经济转型。

不仅如此,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大幕也将拉开。自上而下,改革释放巨大红利,且正持续深化。

看创新——

自下而上,创新百花齐放,就是这么任性

自下而上的创新也在改变着中国!

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在拼,企业其实也蛮拼的。

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制高点。格力集团加快创新,推出了光伏空调,可以发电卖电给电网,实现家庭用电“不用电费”。甘肃白银公司上马附加值较高的精深加工项目,生产的一种超导电缆一米市价达6万多元人民币。晨阳集团研发的环保“水漆”技术,在当前环保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赢得市场先机。

商业模式创新,拓展发展空间。煤炭行业历来信奉“资源为王”,煤老大如何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山东能源集团正力争转型为全国首家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从技术、管理等轻资产的角度为其他能源企业提供服务,从卖煤炭到卖服务,从当“煤老板”到当“煤管家”,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设计创新、产业链整合创新……挑战更意味着机遇,新常态下,各类企业创新百花齐放,创新已成转型发展必由之路。

更让专家学者们惊叹的是,2014年,无孔不入的互联网经济,给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下天量消费,网络购物成撬动消费重要支点。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阿里“11·11”网络购物节全天交易额571亿元(约合93亿美元),而刚刚过去的美国“黑色星期五”所有传统商场的销售额也不过91亿美元,所有网络销售额仅24亿美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10月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3307亿元,增长55.6%,而同一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仅12.0%。显然,网络消费正为中国消费创造着巨大增量,据测算,约60%的网上消费与线下零售是替代关系,而其余40%是则是增量消费,而且这种增量消费在三四线城市占近60%。

颠覆传统行业,互联网思维正撬动经济转型。从各类金融理财“宝宝”的问世,到打车软件的流行,再到钢铁、装备制造拥抱电子商务,互联网思维正向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渗透。同时,O2O(线上线下)模式已开始广泛传播,网络协同制造、工业云等模式已初露端倪,互联网正在更深层次上对传统行业进行重构。

搭建销售平台,跨境电子商务为出口打开了新通道。随着退税手续的便利化,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势态良好。今年的阿里“11·11”更是打出“买遍全球,全球可买”的口号,第一次把每年最大的购物狂欢节扩展到全球,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参与抢购。中国电商原创的“11·11”正在改变全球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新常态下,经济从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底线思维和区间调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搞强刺激、大调整,调控定力更强了;抓住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滴灌”,调控发力更准了。“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改革风起云涌,创新海阔天空。在上下合力、改革创新双轮驱动下的中国经济巨轮,正以更强大的新动力启航!

版式设计:蔡华伟

内容统筹:杨 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