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论坛2014】

“大都市圈的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分论坛综述

刁晶晶、张雪、李铠、石剑桥

2014年11月21日11:1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北京论坛2014】“大都市圈的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分论坛综述

  11月7日至9日,北京论坛城市分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巴西、印度、中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3位不同领域学者参会,其中29位学者针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城市中的人到市域范围再到大都市圈不同尺度,从具体技术到战略方法再到顶层设计不同视角提出了富有见地的思考,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学者们的敏锐洞察和远见卓识凝聚成了城市发展的四个理念:公平、友好、创新、协作。唯有在公平和友好的环境中城市才能够健康成长,而创新与协作是缓和甚至消除当前城市面临的两大困境——社会不平等和城市病的良方。

  公平:城市治理的法则

  “土地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征用的,它的公共属性在哪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谁获得了什么”。城市中的一切建设都依赖土地的承载,城市中的一切活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土地产权及其权益的保障无疑是城市社会公平的柱石。与会的学者对中国的土地管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来自以色列理工大学的奥特曼教授指出中国的征地模式正在经受民众产权意识觉醒的挑战,政府应该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更加注重产权的保护与土地公共属性的表达;在征地开发过程中更加透明。香港大学林初升教授介绍了广州“三旧”改造中土地权益分配的探索:区政府作为改造的主体,市政府进行管治,被拆迁单位获得土地出让收入的60%,政府获得40%,这打破了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全部归国家所有,民间资本不愿参与城市更新改造的窘境。公平正义是法律追寻的宗旨。北京大学林肯中心主任刘志教授详细剖析了我国目前城乡规划和城乡管理的法律体系的内容,并指出在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偿和城中村改造等方面法律规制模糊与监管缺失问题。

  在城市层面,政府要创建公平的社会环境,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哈尼夫先生提出团结、公平、共同繁荣的城市治理宗旨,以及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和包容性发展的城市治理方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印度学者查特吉和巴西学者利马分别对本国现阶段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介绍:在印度只有10%的人在城镇化中受益;在巴西社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化水平,贫困和贫富不均是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而社会不平等带来的是恶劣的城市生活环境。

  友好:城市生息的哲学

  城市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家园。理想中的城市是环境友好的,充满活力的,以人为本的,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会感到愉悦和自豪。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美国学者墨菲以地理学的视角,思考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他强调如果不考虑城市功能和地理环境的匹配,那城市发展就会遇到很严重的问题,例如在沙漠上修建的美国城市凤凰城,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形态与建筑环境构成了城市的基底系统,影响居民的生活体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王法辉教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科学等分析工具,发现城市的很多问题都是由到市中心的距离决定的,并针对交通问题和土地区位价值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济大学的田莉通过对江阴和顺德两个行政区域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很多城中村和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模式粗放,建设用地破碎化,这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香港大学的韦伯斯特探讨了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关系,构建了包含700多个指标的评价体系。

  更新改造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城市保持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伦敦大学学院的菲尔普斯教授通过三个案例讲述了不同尺度的美国郊区社区再生的经验。意大利学者弗莱诺在用模型方法分析中国碳排放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后表示,中国城市的发展不能依赖化石燃料,需要变革能源结构,但是这一行动面临着路径依赖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挠等困难。

  创新:城市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城市领域的为公平、友好的城市环境提供了强大支撑。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通过创新的思维方式、机制设计以及应用技术加以解决。在机制设计方面,北京大学薛领教授通过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空间集聚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的费尔南德斯教授结合巴西东北地区的经验,认为要建立国家和地区层面,由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主体参与的自下而上的创新系统。在应用技术方面,重庆大学的蒲勇健教授运用物联网信息平台技术优化了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系统,为更加生态环保的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提供技术支撑。库尔尼亚万教授讲述了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城市泗水借鉴日本先进的家庭堆肥法的案例,该方法可以将厨余垃圾快速降解为有机物,为城市固体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的新的思路。

  大学是城市创新的排头兵。来自法国的英格里纳教授强调大学对知识创新的重要作用。她认为大学可以为城市凝聚一个创新集群,成为城市创新的源泉。

  协作:城市繁荣的契机

  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城市内部功能区域的发展。大学不仅仅是城市创新的源地,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大学的声望和城市的形象息息相关,大学和城市应当携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大学和城市是利益联合体,知名大学的声誉可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给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坚实的基础,加拿大的谢尔德教授如是说。“大学是城市的资产”,专家们都提到了这一点。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阿姆莱茵教授认为大学可以作为城市的“图书馆”,向居民传播科学知识,为企业带来尖端技术;大学还可以作为“公园”,成为居民休闲的场所。华盛顿大学的韦伯教授通过对芝加哥大学和圣路易斯大学与周边社区互动的实例,提出了许多实现大学提升周边社区和城市品质的具体方法。

  在城市中营造学习的氛围,从某种程度上,整个城市就变成一所大学。澳大利亚的班纳吉教授提出了学习型城市和“教育城市主义”的概念,认为教育应当和城市生活联系起来,发掘人的潜力,让城市成为促进学习的载体。此外,学者们在讨论中谈及,小城市也可以通过学校来改善自身的发展环境,这些学校的设置可以具有相当的针对性:着眼于解决城市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城市的繁荣同样离不开城市外部区域的力量。在大都市圈层面,与会学者展开了探讨。美国学者因格莱姆教授从经济学的视角定义了大都市区:大都市圈是一个空间综合市场。华东师范大学的宁越敏教授将大都市圈定义为:基于某个交通廊道,有至少两个核心区域,有相似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以及较强的社会经济合作的区域。伦敦大学学院的吴缚龙教授建议应用空间规划手段明确大都市区内部的分工,通过企业家治理和区域化治理来实现大都市圈的协作。北京大学李国平教授针对京津冀大都市圈的现状,提出了北京中心城区去功能化、天津去加工化、河北去重型化,构建“一主三轴四区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的设想。

  大都市圈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英国的哈里森教授认为大都市圈是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应该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著名城市规划思想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写道:“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草或一个动物,它应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城市的发展需要高瞻远瞩,坚持公平与友好的主线,保持健康茁壮地成长。而创新与协作是城市应对成长环境变化的武器。本次城市分论坛在学者们的讨论中落幕,但学术界对于城市未来与未来城市的探索仍在继续。(文/校报记者刁晶晶、张雪、李铠、石剑桥)

  专题链接:北京论坛2014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相关专题
· 北京论坛(2014)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