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五种正确导向

周代惠

2014年11月20日13:2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广泛多元,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变,群众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顺应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自觉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融入群众工作的要求,把握时代特征,坚持正确导向,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坚持民意导向,把握好“呼”与“应”的关系。访民意才能察民情,顺民意才能得民心。只有了解群众,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真实掌握民意;回应群众的期待,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愿不愿意听民声,是一个态度问题。现在社会上讲:“交通方便了,干部离群众却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与群众交流却少了;经济社会发展了,群众的意见却更多了。”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比如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党员干部联系点、民情恳谈、调查研究等制度,办好热线平台和网上信箱,设立民情台账、反映民生百态,让群众话有地方讲,怨有地方诉,愿望和意见有地方反映。

了解群众的呼声,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能不能了解群众心声、听到真实民意,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讲,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不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掌握的情况就会失真,作出的决策就会走样。我们到群众中去,就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和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亲戚。和群众交流不要打官腔,要多说家常话,说体己的话,说群众说的话。要用心体验他们的生活状态,用心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到房前屋里坐一坐、聊一聊,做到粗茶淡饭吃得进、家常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真正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打开群众的“话匣子”。

对待群众的呼声,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不是认真回应群众的呼声,是一个工作责任问题。对群众的呼声,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不能装“聋子”、当“瞎子”,要带着强烈的责任心,积极主动搞好回应,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情、解难题。很多时候,老百姓的有些事情我们看上去只是个别的1%,但对其个人和家庭来讲可能就是100%的大事,事情不解决,他的日子就过不下去。老百姓的事情,早解决早主动,晚解决就会很被动。我们要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当成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当成工作的第一要求,在呼有所应中增进互动,赢得群众的口碑。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表”与“里”的关系。抓住问题,就抓住了群众工作的“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首要在查摆问题,关键在解决问题,目标在转变作风,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习近平同志指出,“四风”问题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我们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下大力解决好党员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在这方面,应正确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

查摆问题要由表及里,找准问题、深挖根源。当前,由于少数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在群众中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章 “照镜子”,围绕“四风”找问题。既要自我查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要开大门、走基层,请群众提意见,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照出自身的“短处”和“真容”。党员干部身上的“四风”问题,表现在作风,根子在思想。查找问题不能只讲工作不讲思想,只摆现象不作剖析,只讲客观不讲主观。要深挖思想根源,回答和解决好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回答和解决好“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群众工作怎么做”的问题。

解决问题要表里如一,正视问题、见诸行动。现在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对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津津乐道,而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或视而不见,或闻过不喜。无视问题、不接受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毛泽东同志讲: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党员干部要正视存在的不足,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讳疾忌医、不遮遮掩掩,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给群众以交代,给社会以承诺。当然,解决问题决不能作表明文章,下“嘴皮子”功夫,关键还要闻过即改、付诸行动。如果问题最终得不到解决,口号喊得再响、声势搞得再大,群众最终也不会买账。要结合实际,下决心从小处改起,从具体问题抓起,做到问题不解决绝不放手,群众不满意决不罢休,真正以问题解决的成效,来检验群众工作的实效。

转变作风要表里兼治,狠抓当前、注重长远。抓当前,就是要围绕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的问题,让群众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决不能让问题越拖越大、越积越多。重长远,就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作风问题滋生的土壤。制度是管根本的,管长远的。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找漏洞,及时完善已有的制度,建立出台新的制度,健全相关的细则规范、约束规定和监督反馈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制度成为作风建设的“高压线”。转变作风不能“一阵风”,要经常开展“回头看”,看不良的作风苗头,看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防微杜渐、革陋布新,在“回头看”中更好地“向前走”,以优良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

第三,坚持发展导向,把握好“物”与“人”的关系。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实际上,群众反映的很多问题,大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上去了,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生产力是由“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构成的,“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辅相成;“人”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发展和幸福是最终目的。

见物不能物本,必须好字优先。现阶段,发展不够、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我们强调人的发展,并不是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没有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作支撑,人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就是没道理。经济建设和“物”的发展,决不能走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群众利益为代价的老路,片面追求没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速度。当前,一些地方因破坏资源环境、征地拆迁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仍然屡屡发生,既损害了发展,也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必须坚持好字当头的速度观,在做好“蛋糕”中做大“蛋糕”,为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见物更要见人,坚持以人为本。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做赢得人心的工作,做什么都是见物不见人,最后是不会成功的。中国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要在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人均均量的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前,要下大力做好改善民生和促进公平正义的工作,让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见物见人既要看“显绩”,更要重“潜绩”。一个地方的发展,是一代接一代、一任接一任干下来的。物的发展、人的发展,既要注重当前实绩,又要注重长远受益,决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那些追求眼前效应、眼球效应的作秀行为和表面功夫,是没有生命力的,最终只能是热闹一阵子,留下骂名一辈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本着对未来、对子孙负责的精神,多为发展做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事,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以党员干部的“实干指数”提升发展的“后劲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让发展经得起群众的评判,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第四,坚持治理导向,把握好“情”与“法”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本质上就是服务民生、促进民主,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治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治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工作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坚持治理导向,应正确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

多一点真情。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当前,利益格局和群众诉求的多元化,导致群众工作和社会治理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麻木不仁,甚至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张口就是“你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老百姓给脸不要脸”等雷人雷语,诱发群众的不满和对立情绪,把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人都是讲感情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群众观念,真情对待群众,热情服务群众,倾情为群众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重情不徇情。就是既要讲感情,也要讲理性、讲方法。邓小平同志讲:群众的意见,不外乎几种情况,有合理的,合理的就接受,就去做;有一部分基本合理的,合理的部分就去做,办不到的要解释;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要去做工作,进行说服。从实际来看,一些矛盾和问题之所以频频发酵,未必是因为“问题本身有多大”,一方面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出了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问题是暂时无法解决,或者是不合理的诉求,比如群众信访出现的非正常上访、缠访、闹访等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要区别情况,凡应当解决的,要表明态度、限期解决,凡不合理或与政策相悖的,要坚持原则、耐心解释,不能无原则地迁就。群众是讲道理的。只要我们真正为群众着想,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群众就一定会理解我们的难处和用心。

依法办事情。要更多地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做好群众工作,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越是群众关心、事情重要、矛盾突出的问题,越要坚持依法办事。要正确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理性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通过法律手段,妥善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依法解决“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诉”等问题,做到既不让守法的人吃亏,又不让违法的人得利。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既要防止激化矛盾,更要防止以牺牲政策和法规底线为代价,甚至“花钱买平安”。同时,要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第五,坚持宣传导向,把握好“疏”与“导”的关系。当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和各类矛盾的凸显期。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在这方面,既要重引导,也要重疏通,以正确的宣传舆论来引领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

在政策宣传上导,以疏民力。现在,一些政策、一些工作在具体推行中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除了执行层面、工作层面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因为政令停于内部,群众不了解、不理解,进而不支持。有些政策和工作,群众想找到一份文件都特别难,老百姓只知道个大概,甚至根本不知道,导致认识误区和抵触情绪。只有老百姓全面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阵,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才能赢得群众更广泛的支持。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部署,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利益调整,更好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心聚力抓改革、促发展。

在公开应对上导,以疏民怨。新的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客观上讲,对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谣言、谎言被传播成真理,一些小问题被放大成大事情,一些突发事件回旋余地缩小,一些网站为吸引眼球、大肆炒作负面信息,给群众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主动作为、公开应对,切实掌握舆论的话语权。对公众高度关注的东西,要主动向媒体披露,你不说别人就可能乱说,你不主动说就可能被动地说;对网民反映的意见和诉求,要积极进行处理,主动搞好反馈;对歪曲事实、蓄意造谣攻击的,要迅速正面澄清,予以有力批驳,让群众的情绪在公开应对中得以理顺,让群众的怨气在有效疏导中得以化解。

在精神文化上导,以疏民风。当前,处在经济社会深度变革的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思想失范、道德失范、行为失范的问题,甚至对一些不良事件出现见怪不怪和“围观”、“失语”现象。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宣传,传递正能量,树立新风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弘扬传统文化,发扬社会公德,提升精神境界,使之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要加强典型宣传引导,通过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各类先进典型的评比宣传,倡导真善美,唱响主旋律,用群众身边的事例教育群众,用群众身边的典型感动群众、带动群众。(作者系常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主任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相关专题
· 学习思考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