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 吴潜涛
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砥砺法治思维,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面临的崭新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担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当代价值诉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其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相统一的逻辑,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思政课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及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融入课堂,既要讲清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又要阐释其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及具体要求,帮助、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法治是有机统一、融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是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帮助、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向大学生讲清楚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在心灵深处确立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的核心地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法律和道德虽然存在很大不同,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帮助、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要向大学生讲清楚道德力量对法治精神的滋养功能,讲清楚德治对于法治的重要支撑作用,使他们自觉地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弘扬法治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关专题 |
· 聚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