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发言。(张湘忆摄)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北京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北京论坛(2014)分论坛(古今丝绸之路:跨文明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今日下午14:30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八会议室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进行演讲,摘选如下:
对于丝绸之路对于文化线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理解,特别是非常多的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线路保护中重要的作用,这些也正是我自己关注的。虽然我起了非常大的题目,但是可能我涉及不到真实性和完整性。
文化线路这个话题,最近确实是非常的热,其实我们回过头来向,可能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一些旅游行业已经对线路进行了梳理,可能并不是我们遗产部门的人考虑的,旅游进行的活动其实也是和我们现在很多的文化线路是重合的。80年代开始欧洲兴起的对文化线路的研究,那么也有一个很大的背景,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遗产中间有多项的文化线路进入世界遗产,特别是今年有丝绸之路和大运河这两个巨大的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引起了遗产界广泛的关注,我们现在讲的文化线路可能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线,更多的是一个网络,很多学者叫做一个群。
往往这样的线路或者一个网络一个群,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我们过去对文化遗产的考量,所以它面临的问题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简单的来说,欧洲可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其实在旅游的背景下已经有一些对文化线路的关注,正式对文化线路提出可能是1982年西班牙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是民间的组织,他们首先提出对圣地亚哥一条朝圣的线路进行保护,他们最初提出了这样的议案给欧洲委员会,之后在1985年他是以古城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个中间1987年的时候,欧洲委员会建议以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路这样一条线路申报世界遗产,这是欧洲委员会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建议,最终1993年确定钢丝特拉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这条线路这样一个兴起和发展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往往这样的线路或者一个网络一个群,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我们过去对文化遗产的考量,所以它面临的问题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简单的来说,欧洲可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其实在旅游的背景下已经有一些对文化线路的关注,正式对文化线路提出可能是1982年西班牙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是民间的组织,他们首先提出对圣地亚哥一条朝圣的线路进行保护,他们最初提出了这样的议案给欧洲委员会,之后在1985年他是以古城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个中间1987年的时候,欧洲委员会建议以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路这样一条线路申报世界遗产,这是欧洲委员会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建议,最终1993年确定钢丝特拉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这条线路这样一个兴起和发展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想对文化线路的定位和阐述,更容易让我们理解文化线路包括的内涵和外延,刘教授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介绍文化线路重要的意义,我想从空间、时间或者是物质、非物质等等各个方面的,有非常庞大的一个跨区域、跨文化,或者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超出我们过去认识的巨大的文化遗产。
这个和我们过去所理解的整体保护,可能更接近于我们的理想,我们希望对一个文化遗产做一个全面的保护,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愿望。但是我们也面临很多的挑战,正因为我们有这么好的愿望,我想我们也同样会面临许多的挑战。
相关专题 |
· 北京论坛(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