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论坛(2014)开幕式特别报道

王赓武:中华文明不断顺应时代 消化吸收新思想

2014年11月07日11:3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图: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进行主旨演讲(黄策舆 摄)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今天上午,第十一届北京论坛——北京论坛(2014)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中国与世界:传统、现实与未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在开幕式发言,全文如下:

我很荣幸能够应邀参加今年的北京论坛。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以史为鉴——文明无国界”,我主要谈两点,首先,我会介绍一下文明是无国界的,然后我会举一些中国的例子,来介绍一下中国传统的知识,这样的历史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验证我们的主张。

首先我想说的是,二三十年前亨廷顿教授和福山提出了文明的冲突和相关的一些理论,对此也有很多的争议,在这个争议的过程之中大家都清楚的认识到,对于文明和历史有不同的视角,而这样的视角对我们当今社会非常的重要,我就不详细谈这些理论了,但是福山作出了一个预测或者论断,这就是历史的终结,我们还没有清楚的了解历史最主要的要素,但是他提出了未来历史终结的时候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而亨廷顿教授给我们作出了警告,说很多种冲突,他也总结了一下,总结了文明的冲突,大家应该很清楚这样的理论了。当然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而且有很多种强烈的意见,认为文明并不会发生冲突,我们看几十年的讨论的话,会发现亨廷顿站在政治学的角度来谈的这个问题,他说的是政权之争和因此导致的人民之间的抗争。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明是用了不同的视角,我们要去分析文明之间的不同,要去找到原因,来避免某些文明一家独大,从而避免文明的冲突和对抗。我们也知道,在有一些地方,有些人本身就有侵略性和进攻性,他们要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进行战斗和冲突,他们会把文明的差异作为进行对外冲突的一个理由和论点,这个学术讨论我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历史。

中国历史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我们首先看一下亨廷顿他的一个基本论点,说到文明,我觉得实际上是有一点误读,就是对于中国文明或者东亚文明他有一些误解,比如他说到了伊斯兰文明和中国的儒家文明有可能威胁到西方的文明,他也警告西方不要沾沾自喜,不要以为现在就已经是一家独大了,西方要意识到在其他的文明还存在挑战的潜力。他把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混为一谈,他认为两者是完全对等的,是跟西方文明或者现代文明完全对等的两种文明。实际上他认为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跟西方文明的距离也是完全一样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我想不用我去讲历史大家也都知道,地中海文明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包括埃及、中东到地中海的希腊、罗马文明,整个地中海地区分裂成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在这样一个悠久的历史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一种观点,就是伊斯兰和基督教实际上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他们的发展可以说是前后相延的,他们都是一神教,都有一本神圣的经,《圣经》和《古兰经》,他们汇聚了可以知道人类所有文明的智慧,这是一种传承。

另外一种传承是地中海独有的希腊、罗马文明,这种文明最终是被来自亚伯拉罕文明击败了,最后经历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战争,使得分裂成两种宗教信仰。这个时候大家都是追寻一神教和神至上主义,而在西方这是伊斯兰教的发展,一切都以《古兰经》为指引,相信真主是至高无上的,在西方大家又回想到当年古希腊、罗马的辉煌,开始经历了文艺复兴,逐渐的把关注的重心从神转到了人,像刚才卢卡斯所说的一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所以我觉得亨廷顿如果是把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视为跟西方文明保持同等距离的话,我觉得是一个错误的解读。因为伊斯兰文明当中本身就包含了很多西方文明或者基督教文明的因素,其中有一些因素从18世纪开始就对于西方的现代化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两类文明,就是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们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都是一神教的传统,都信奉一本《圣经》或者《古兰经》,相反中国没有这样的传统,实际上中国和伊斯兰国家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基督教和中国更是没有联系了。 

一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都没有跟外界有什么联系,直到之后才有一点点西方文明的渗入,才慢慢的开始向西方学,所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不同,这就把中国和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距离讲的很清楚了,这个距离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觉得一个有效的去理解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看中国的知识是怎样构建的,是意味着什么。不同于伊斯兰教或者基督教有一个神、有一本圣书,中国无从来没有过一本圣书,如果你看整个的中国历史的话,我们整个中国的知识体系里面有各种分类,其实花了很长时间几千年的时间来同意说哪些是经典的书籍,又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来看如何去构建、去分类各种知识,其实是一千多年前大家大致同意说儒家的著作应该是一类重要的经典,但是只是一类重要的经典值得关注。 

接下来就是要有历史,也就是中国封建王朝对于这些非常重要的思想等等构成了史这一部分,所以就有经、有史,也有对过去的这些思想潮流的一个综述。接下来第三类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哲学家,包括儒家,还有其他流派的这些思想家,也就是诸子的学说,所以这就是第三大类中国思想家的合辑,这是中国对于典籍的一个分类,这样一种分类一致到20世纪仍然是这样,即使到满清时代仍然是采取这样一个分类,因此中国一直到20世纪还是在采取这样一个分类,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中国对于新的思潮向来是持开放的态度的,向来都很愿意去吸收外界的这些精华,去思考如何治国,一直到后来的现代化的工业技术等等,也是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同时也有自己的一些文化遗产,有自己的刚才提到的经、史、子、集这样一些典籍的传承,这些一些经典发现不适用于今天的环境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向西方学。同时,还有很多的实用的方法也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为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未来提供一些借鉴,所以这个也是得到承认的。

但是如何去重新的构建知识体系?如何传承文化遗产?有很多很多的争议、很多很多的讨论,在过去的100年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激烈的讨论这样一些问题,就是如何去重审、重视这样一些典籍和思想,所以这个和基督教一神论的传统是截然不同的,把一切都用一个范式去解答,这个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中国人来说,某一个学说、某一个思想只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有一个知识体系、有一个知识的阶层,我们想说,中华文明仍然在不断的前进,这个也很有意思,我想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中国人承认第三类,也就是“子”这一部分典籍很有重要性,重要性得到了提升,我想这一点是得到了公认,也就是今天的社会来说还是很需要“子”里面提到的思想,能够给我们指引方向。所以中国长期的传统给我们记录了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以及中国社会得以成型的一些原因。中国人仍然在寻找一些方法,能够让这样一些历史、这样一些典籍或者是历史的经验能够用于未来,能够用在现代文明中间。所以也是一方面也是汲取典籍的力量,一方面也是把它投射到中国未来进程中间。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是这一点。

我想快速地总结一下,就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理解了知识体系并不是一本书所能够涵盖的,一次性就能够涵盖的,而是各种各样的知识的汇集,但是要理解到人是创造知识的来源,也能够响应时代的发展,然后能够不断的去创新创造新的知识,重新的进行分类,把它放到整个的知识体系中间来。我想这样一个想法并不是要决定哪一本书能够成为典籍,而是能够不断的去顺应时代的发展,能够把过去的思想融入到今天的发展中间来,我想这是我们从中国的文明里面可以注意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很多文化、文明冲突消逝,中华文明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动荡、很多的变化,但是整个价值观一直在不断的寻找平衡,既吸收新的思想,让他们服务于当代,也能够保留当时过去的那些他们所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也是让中华文明能够独树一帜的地方。不光是新的东西,今天我们有的这些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所以这是一个不停的平衡的过程,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我想这也是中国历史和文明教给我们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点,这也是决定了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个知识体系,理解文明是无国界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相关专题
· 北京论坛(2014)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