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王微: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密切相关

2014年10月20日10:05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社

原标题: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密切相关

  编者按

  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城市范围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使城市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集聚场所并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与之相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非农业生产活动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各种要素和非农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向城市集聚,城市逐步上升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主要带动力量,使城市经济在一国或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农村经济,并逐步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乃至服务经济的转型。因此,城市化进程也是服务业加快向城市集聚、发展规模不断提升,并最终成为城市经济乃至一国经济支柱的发展过程。

  王微

  从世界城市化历史来看,城市化从起步到相对成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以将城市化率划分为城市化初期 (城市化率低于30%)、中期(城市化率在30%—50%)、中后期(城市化率50%—70%)及后期(城市化率高于70%)。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刚刚进入城市化中后期。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中后期正是服务业规模提升、结构升级、空间布局分化和就业加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城市化中后期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从全球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密切相关。根据世行数据库中的109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各国和地区的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呈现显著正相关。即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应提高。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和中期,即城市化率低于50%的阶段,各国服务业发展水平随城市化程度提高而逐步上升,但其在GDP中的比重基本低于50%,尚未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进入城市化中后期,即城市化率超过50%以后,服务业占GDP比重普遍超过50%,欧美等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其服务业比重已基本超过75%,服务业成为城市化中后期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和主要动力。

  城市化中后期是服务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

  总体来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服务业发展在保持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服务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根据对几个典型国家的城市化与服务业结构变化的考察,城市化中后期服务业结构变化十分显著。

  一是在城市化初期以及中期阶段,即当城市化率低于50%,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服务业发展更多是围绕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分配展开,包括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在内的流通性服务业成为这一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在服务业中的比重通常高达30%—40%,在GDP中的比重达到20%左右。

  二是当城市化进入中后期,即城市化率超过50%后,服务业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在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上升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主导的同时,服务业结构调整更为迅速。一方面,商品流通性服务业在GDP中比重逐步下降,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及社会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在GDP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成为城市化中后期服务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它们在GDP中的比重从10%或不足10%上升到25%和20%左右,逐步取代流通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并进而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服务业发展成就业稳定增长的关键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就业就成为城市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在就业方面的贡献越大,服务业发展逐步成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以美国为例,从1860至1920年美国城市化率由19.8%升至51.2%,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工业就业比重由18%提高至34%,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同期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从1920至1960年,美国进入城市化中后期,城市化率由51.2%升至近70%。在这一阶段,美国工业就业比重基本维持不变,而服务业就业比重则由39%升至59%,上升了20个百分点,而且实现了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并超过产出比重,成为美国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最快的时期。1960年以后,美国进入城市后期,城市化率缓慢提高,至2000年达到80%。在此阶段,美国经济逐步完成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工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就业比重则由59%升至74%,上升了15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美国社会最大的就业部门。可见,进入城市化中后期乃至更长时期,服务业发展成为创造就业的主要来源,也是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服务业空间布局分化趋势逐步加快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数量和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也开始逐步分化,表现在服务业发展上,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也因此出现发展差异,出现了服务业向大型城市加快集聚和发展的总体态势。特别是一些特大型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服务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均超过70%,一些国际化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和香港等,其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都已接近90%。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程来看,服务业发展在空间布局的分化,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即城市化率低于50%的阶段,城市规模普遍较小且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城市之间服务业发展差异较小,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服务业在空间布局均是向城市中心集聚。

  当城市化进入中后期,即城市化率在50%—70%的阶段时,随着城市数量和规模增长趋于稳定,城市体系开始加速形成,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调整加快推进,大城市逐步由工业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具有较强商品和要素配置功能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大型服务企业趋于加快向大型城市集中,而工业开始向中小城市转移,并形成大量专业化的工业城市或产业集群,一些与制造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性服务业或流通服务业也会在中小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同样,面向城市人口的居民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也存在因城市规模不同而出现的空间布局差异,城市规模越大,居民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的规模越大,结构也越完善和高端化。

  当进入城市化后期,城市化率达到或超过70%时,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的主导,大型城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将居于领先地位,并完成城市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并形成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水平和要素服务中心;中小城市则形成工业与服务业更为协调的发展格局,并形成以具有较强专业化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城市人口的居民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结构。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