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对话价值观(爱国篇):以报国之行 明爱国之志

——访谈彭凯平、曹欣欣、“桔子树” 

人民网记者 王昊男 曹玲娟

2014年10月20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引子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年初,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最近,又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以国家的名义向烈士致敬,让牺牲的英烈永远受到后人缅怀和敬仰,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大举措。纪念烈士,不仅是一次共同追忆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先贤英烈精神遗产和气节血脉的继承。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爱国视作高尚的道德追求。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临难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以国事为己任、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强盛,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才有保证;国家贫弱,个人也难以独善其身。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排在首位。

  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作为普通公众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国?相比昔日,爱国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发生哪些变化?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又该如何推进?请看本期对话——

  

  爱国不是一个虚空的口号

  爱国是一种朴素的社会本能,也是人的一种天性

  记者:有人说,爱国这个词太高大上,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您如何看待这个说法?普通老百姓该如何理解和实践爱国?

  彭凯平:爱国是一种朴素的社会本能,也是人的一种天性。从心理学角度讲,爱国主义就是一种社会认同,包括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方面。认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知道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是爱国主义的认知成分。同时,爱国也是一种情感,喜欢和自己一样的人在一起,喜欢熟悉的事物和环境,这是人的一种情绪本能。此外,爱国还是一种行动,爱自己的同胞、自己的文化,这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的心理体验。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了解和热爱国家的传统文化、帮助和照顾有需要的同胞、同情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这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也具有现实意义。

  曹欣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都有祖国的基因。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高大上”的口号,而是离我们很近、和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的情感。爱国不仅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也阐明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分不开的。回首近代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山河破碎的阴霾、“东亚病夫”的歧视……国家失去尊严,民族饱受屈辱,个人何敢言梦?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只有当国家强盛了,人民的幸福才有了坚实的依托,个人梦想才有了广阔的空间,“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正随着中国梦的推进而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国家好,民族好,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爱国不应该是一个虚空的口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桔子树”:前些天,我观看仁川亚运会比赛,看到中国队赢了后就特别开心,有时看到中国选手反超甚至会激动地从床上跳起来。我觉着那一瞬间,其实就是一种对于祖国感情的自然流露。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才会为此而感到自豪。

  但爱国并不意味着放弃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不能去反思这个国家和文明的短板和缺陷。什么是善意的批评,什么是恶意的嘲讽;什么是站在现实基础上的有价值的反思,什么是立在虚无之上的、“关公战秦琼”式的自贱自残……这些要分清楚。

  在爱国的方式上,我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把爱国局限于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层面上,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爱国方式。有人保家卫国,有人战死沙场,有人在特殊岗位上做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贡献,这是爱国;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假如这个人遵纪守法,是一个有道德的公民,不给身边人添堵,不给社会添麻烦,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爱国行为。

  爱国不是一种强行的情感

  新时期的爱国是一种感性判断后的理性选择

  记者:在新时期,爱国与过去相比,内涵与外延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不变?在您的工作生活中,爱国是如何体现的?

  彭凯平: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应该是科学的爱国主义、理性的爱国主义、负责任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但无论如何变化,它原始的心理基础还是一样的,就是爱自己的同胞、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在美国时,我虽然是名牌大学的教授,社会地位很高,但也时常会感觉到民族之间的不相容、不理解、不支持。这让我意识到中国人还是要回归自己的文化,为自己的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特点而自豪。也正是文化的感召、社会的感召和学生的感召,让我觉得自己应该回国服务,把在国外学习和积累的经验带回祖国,为国家做点事情。

  曹欣欣: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但无论怎样发展变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始终是爱国主义最为突出的价值指向,也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时肯定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作为《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项目负责人,近年来,我和项目组一起,从陈列大纲、内容设计方案到文物的鉴选和形式设计,数次修改并推出陈列。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复兴之路》凭借其主题鲜明、文物丰富、语言严谨、表现手段多样,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播了正能量。至今已经接待观众3000多万人次,成为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有观众留言写道:“历史让我们清醒,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作为青年人,我们会不懈为之奋斗。”“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国情教育,多多开办这样的展览,让更多的青少年受到应有的教育。”

  国家博物馆,需要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或在重大的纪念日推出展览,工作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也因此得舍弃许多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但能够高质量如期完成筹展任务,为公众提供一个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我认为这就是我在平凡岗位上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具体体现。

  “桔子树”:我认为努力把自己做好,努力让这个国家更好,这是爱国内涵中永远不变的东西。以前谈到祖国,我们更多的是把它比做母亲,以一种类似亲情或是血缘的东西来维系。新时期我觉得爱国更应该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如今的爱国,不再是一种强行的情感,而更多的是在一种感性判断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如今的80后、90后们表达爱国的方式,很多时候不是表现在喊口号或者唱赞歌,而是珍藏在内心深处,一旦国有所需,他们就会挺身而出。

  爱国不是一成不变的说教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爱国教育

  记者:在您的人生中,有没有哪次看到或经历的爱国举动或事件让您印象深刻?您觉着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如何推进?

  彭凯平:3月20日,我接受联合国大会的邀请,代表亚太地区和科学界做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的主题发言。由民间学者代表在联大做20分钟的主题发言,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头一次。我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有这个机会,当时非常激动和振奋。可见,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跟自己的国家、民族连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为展现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特点尽一份力。

  以往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概念、空洞说教太多,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训练不能靠道理和抽象的概念来实现,必须要与具体的情感、生活和行为联系在一起。因此,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该再是一成不变的说教,而应多开展一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公民教育,要用心去教育。也可以尝试用心理学去教育、宣传、培养人的爱国情操。

  曹欣欣:飞天揽月,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当然也感动了我。每当看到《复兴之路》中神舟五号返回舱和杨利伟穿的航天服等展品时,我都为祖国感到无比自豪。

  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我认为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丰富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可以尝试更多地采取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专题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和国史的学习教育,此外,多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还可利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革命烈士纪念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让大家在铭记历史的同时增强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桔子树”:作为一名“85后”,希望咱们的爱国教育尽量避免把那些爱国人士塑造得过于“高大上”,让人在看完他的经历后觉得难以复制,同时觉得普通人不会做这种选择。

  我希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让大家都能理解的价值观,要让人对爱国心生向往,觉得是件美好的事情。同时,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能让爱国者们觉得做这些事是值得的。比如,让我相信如果我为国牺牲,国家会照顾好我所在乎的人。毕竟爱国也是一种情感。情感是彼此相互的,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感情,普通人是很难做到的,也是难以推广的。

  

  本期统筹:何璐 蒋云龙 郭舒然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20日 06 版)

 

(责编:朱书缘、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