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齐冰 钟海:体育领域的“中国精神”

2014年10月13日14:00   来源:前线网

原标题:体育领域的“中国精神”

  顾历史,在世界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和国家,在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都会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财富。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体育精神,往往与自身的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观念、价值取向、民族心理特征相联系,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中华体育精神既是被打上中华民族烙印的体育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也是“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体现和发展。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华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的表现感动了全国观众。奥运会结束后,《中国体育报》连续发表6篇评论员文章,论述“中华体育精神”,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评论员文章指出“中华体育精神”由“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等六个方面组成。这是“中华体育精神”作为特定概念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1997年,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同志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将中华体育精神概括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科学求实、遵纪守法、顽强拼搏”。2007年5月21日,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刘鹏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将“中华体育精神”概括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名词被确定下来。

  由“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构成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为国争光是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所在和根本动力;无私奉献是不计得失的大公无私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科学求实是一种崇尚科学、求实奋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遵纪守法体现了严于律己的道德作风,团结协作提倡的是互助友爱、以大局为重的集体主义观念;顽强拼搏则是奋斗不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中华体育精神是新中国体育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的有机融合。它既是“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也是体育领域的“中国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
 

  从内涵上看,“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具体范畴上看,“中国精神”包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长期形成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动力,比如“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精神,自然也应包括“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国精神”在特定历史阶段和具体环境中的丰富和发展,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集中反映,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又融合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植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标准和心理状态。中华体育精神将体育精神打上了中华民族的烙印,传承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纵览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而且是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这些中华文明孕育出的精神品格,在我国的一代又一代运动员身上都有所体现。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会见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说,“中华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国各条战线的同志们都要大力发扬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发扬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于创新、力攀高峰,同心同德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对中华体育精神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中华体育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价值。

  中华体育精神融合了时代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巨大的成绩,与当代中国社会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分不开,也与中国体育工作者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分不开。胡锦涛同志曾说,“真正的技术核心、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在体育领域,创新是竞技制胜的法宝。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就是坚持科学训练,不断创新。1981年,万里同志在总结“乒乓精神”时,就将“不屈不挠、勤学苦练、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作为“乒乓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20世纪50年代,国内各路乒乓球选手和专家们归纳出了“快、准、狠、变”的四字经,作为中国主流打法“近台快攻”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60年代,乒乓球队又总结制定了“百花齐放,以我为主,采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的技术发展战略。70年代,徐寅生等人在总结了乒乓球发展的新规律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四字经”加上了一个“转”字,发展为“五字经”。8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又提出了“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没有明显遗漏”的要求。“据统计,在国际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共有46项打法与技术创新,而中国运动员创新达到27项,占总数的58.7%。”近年来,中国乒乓球队依然坚持不断创新并掌握核心技术,使得张继科、马龙等一批年轻队员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可以说,中国乒乓球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就是坚持不断创新。此外,排球、跳水、体操、皮划艇等项目,始终遵循科学求实的精神,坚持在技战术和训练方法上不断创新,使我国在这些项目上保持了长期优势。
 

  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实现体育强国梦
 

  2013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精神引领和支撑,伟大的精神源自伟大的实践探索。要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弘扬体育战线上的“精气神”——中华体育精神。

  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强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长久夙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人为之奋斗的理想。体育强国梦,不仅包含着人民的“强身健体梦”,也包含着中国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梦想。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从身体到心灵都饱受痛苦,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自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始,外国人开始称呼中国为“东亚病夫”。面对“东亚病夫”的蔑称,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发出了强民强种的呼唤,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尚力思潮”,体育被看作“莫不以此为最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体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国体育事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明确界定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55年,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在北京召开。从1949年到1976年,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极大改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了65岁。

  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闭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致辞中盛赞北京奥运会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同年9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国运兴,体育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大踏步迈入世界体育大国行列。十三亿中国人民用真诚感动了世界。当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熊熊燃起的时候,我们可以告慰无数为中华体育发展呐喊奋斗过的志士仁人,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终于实现了。”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起点。

  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育强国是其中要实现的要素之一。竞技水平、话语权、经济实力、媒体影响力、科学技术、文化软实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其中,文化的因素尤其重要。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不仅需要全面提高我国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需要完善我国体育体制,增强广大民众体育健身意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体育文化的发展。只有真正做到文化兴,才能体育强。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体育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才能实现民族体育文化和民族的复兴,这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根本所在。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才能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也只有实现体育文化的繁荣,提升我国体育文化的软实力,才能实现体育强国梦。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综合报道
· 《前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