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黄元:中华文明内核如何实现良性延伸

2014年08月22日09:07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在国家治理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力不从心

19世纪末,中华民族在历经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海战失败后,有识志士深感到中华文明在国家治理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力不从心。在中华民族孱弱岌危且深处知识饥荒之际,严复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摘译成《天演论》率先传入中国,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学实证原理第一次给中国人提供了人类社会发展同样是遵循“优胜劣汰”生物学原理的坚实理论依据,拨亮了中国人的内心理性。之后,西方的一些哲学、政治、经济、文化、逻辑、教育、医学、军事、生物、宇宙等各个领域的学说先见,在20世纪上半叶里,通过各种途径得以先后译传中国。其中陈望道、陈独秀、李大钊等有识之士引进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理念,进而组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历史进而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自此,可以说民族和国家治理的实践才步入有质变的进程,再次出发踏上重新探索之于民族和国家兴盛的治理实践之路。

全人类的文明生态结构是从全球各地开始与发展的,也即并非源于单支独流的。在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支文明都有可能因为多种因素导致的发展停滞,便可能会被领先发展的其它文明支系所超越甚至取代。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学基础原理之于人类社会的直接反映。

就中华文明而言,在系统构建之后,迄今历经2000多年的岁月消耗,尽管文明的内核仍然在熠熠生辉,但其中的“综合性能”已经显然呈现出“取用不敷、应用不胜”的现象。在2000多年的国家治理进程中,由于在根本上没有消除封建专制体制所导致的人性压迫与阶级对立,从而导致全民族创造能力被大大地内耗而削弱,缺乏对于整个宇宙、地球与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理性探索和遵循。

这从我们看到在大英博物馆内陈设的许许多多十分珍贵的,却是在从未支付对价的情况下,掠自中国圆明园的人类文化精品时,我们就会清楚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曾经因为囿于自身的狭隘、自大、自私、无知、停滞等国家(社会)治理因素所由导致的怠于对自身民族和国家(社会)生活秩序的及时建构,以及疏于对人类社会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失于对促进全人类文明发展责任的自觉担当等,所已经为之付出的不堪回首的十分沉重的历史代价。

中华文明的内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围堵

中华文明体系的实质性外延,无疑至少是包含整个东亚地区,乃至包括整个东南亚的。但现在除了朝鲜还“依稀”称兄道弟之外,日、韩显然已经“家产”独立,并都找到了远隔重洋的强大主子美国。在东南亚,除了柬埔寨等极个别的“拜把子”外,也早已经纷纷“析产单过”,“反认他乡是故乡”。

眼下,中华文明的内核可能面临着如下正在重组或者业已形成的文明支系的严峻挑战与围堵: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西方文明支系,这一支系以代表上苍理性自居,在未来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哲学等领域的发展方向上将具有十分强大的构建能力与驱动能力,也是目前在全球文明系统中治理水平最高的文明支系;努力融入西方文明元素的印度新文明支系,这一支系具有顽固性与在一定程度上的进攻性和干扰性;长期脱亚努力产生的日本新文明支系,是一支怀有欲灭亡中华文明或者取而代之野心的极端凶恶的异质力量,是对于中华文明最具侵略意识的真正的敌人;背离中华文明而逐渐形成的东南亚新文明支系,这一支系的特征是各自为政、貌合神离、欺软怕硬、唯利是图,是一支中华文明生态良性伸展的干扰支系;因为美国的拿捏而将可能会重组或形成的朝鲜半岛新文明支系,这是一支将与中华文明若即若离的文明支系。

以上这五股支系都已经在实际上包围或者干扰着我中华文明支系的有效生长与良性延展。之于西亚和中东的伊斯兰文明支系、中亚文明支系、俄罗斯文明支系和欧洲文明支系以及其中的组成部分与我中华文明的关系,在未来则将充满着变数,其中变数的要津便取决于中华文明的内在驱动力是趋向于强劲还是弱小,或者说是依赖于民族和国家自身治理的现代化的进程的切实和快速与否。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文明主体的有效维护

首先,便是须切实有效地构建起能全面激活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现代国家治理机制;其次,则是要建构起国家疆域寸土不失地捍卫决心,这是中华民族复兴中最基础也是须确立为必要条件的题中本义。中华文明主体的有效维护与良性延展的切实驱动力,则来源于善于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善于求真和探索的能力、善于自省和自新的能力。

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在全人类文明发展的现阶段里,中华民族切实复兴需要来自于中华文明跨越发展的原动力。归根结底,中华文明能否得到可持续地有效维护与良性延伸取决于:国家和民族治理的现代化所赖以支撑的哲学思想与治理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有领先于全人类的全面的除旧布新能力;国家的军事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否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得到切实的可支配构建;全面市场化的治理规则和市场要素的配置方式,能否得以有根本性地、无缝隙地根植于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全面的基础结构的层面里,以使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效率得到根本性释放,以及全民族的国家凝聚力能否切实地形成理性的爬升能力和冲击力量。

(作者为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刘建 美编/李祥峰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