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时间都去哪儿了——转型社会日常生活时间的反思

鲍宗豪 汪斌锋

2014年07月28日08:14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段时间以来,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流行歌曲和类似的追问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热议的背后正是社会大众对日常生活时间缺乏的反思。时间缺乏既与现代社会起源携带的精神气质有关,又与市场经济主导下生产方式的时间设定密切关联。对于当下中国而言,传统与现代多重时间交叉促使转型时空中的个体面临时间不断转换调整的压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辩证看待转型中国的“时间问题”。

  马克思曾断言,“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也就是说,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不可避免,时间转换成为必然。当然,一方面,这必会给那些怀旧的人们打碎了乌托邦的梦;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积极看待一种日常生活时间的可行方案。

  第一,在时间的财富价值不断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日常生活时间遭到“侵占”。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中国传统社会的日常生活时间方案有着明显的低物质特征,即一种物质匮乏、生活质量较差的时间,尽管其存在有着社会生活的强烈意义,但就长远而言,物质的丰富能够为社会的公正和个体的自由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物质生产不可避免需要耗费部分传统遗留下来的日常生活时间,以致当前日常生活时间面临危机,进而还可能产生因时间缺乏引发的焦虑。尽管技术的进步可以某种程度上暂缓这种焦虑,但技术进步的后果往往再次挤占日常生活时间,呈现日常生活的技术化特征。社会不断的技术进步使得个体无法脱离技术生活,进而表现为个人被现代工作时间所“绑架”的风险加大。因此,在时间效率化的同时有必要重新唤醒对生活本质的关注。

  第二,转型社会的多重时间切换让个体日常生活面临应激焦虑。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追问其隐喻在于一种面向心灵的、面向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时间,即日常生活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它还表达着对现代社会基于工作伦理的时间控诉,然而,这种控诉绝非一种带有革命性的解放诉求,而是在唤醒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因此它不具有对抗性质,而是基于心灵的安慰和反思。尤其对于中国大规模的转型而言,传统规则失效,而新规则尚未成熟,多重时间的切换过于迅速,一种对不同时间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规则并未完全建立起来,进而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和对当下现实的焦虑。

  第三,转型社会还伴随时间边界的模糊化。现代时间与传统时间、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城市时间与农村时间等等,多重时间的交叉重叠不断冲破各自时间的边界,尤其是现代时间对传统时间的取代、工作时间挤占生活时间,城市时间控制农村时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个往返于城市、农村不同地区,工业、农业不同行业的人往往能深切感受到这种时间的交织。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流行伴随的正是在短短一个多月中几十亿人次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城市的大迁徙。不同领域时间规则的变换逐渐模糊了时间的边界进而唤醒人们关于传统的记忆——它源自于内心对传统生活的感受。当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现代经济生产方式不断侵占传统社会时间所引发的回潮。

  第四,从制度设计层面规定时间的边界成为必要。转型社会的时间边界模糊性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从更长远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规划多重时间的各自边界。在我国,国家每年出台节假日安排,其中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元旦均成为法定假日,并规定工作的额外补贴,从而将工作时间和日常生活时间设立边界,当然周末也是源自于西方传统的“礼拜日”,本身也是对西方传统的继承。转型社会尚未完成之前,传统和现代在时间上的“战斗”远未停止,即便是法定假日,日常生活时间被工作挤占也比比皆是。当然,不断以各种理由请假的“反抗”也不会停止。无论如何,在获取物质财富的同时不断关注和提升个体的精神世界,才可能达成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