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发出创新研究的中国声音——两场关于创新研究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记者 张怡恬

2014年07月11日07: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31日,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国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利用创新:培育国家创新竞争力以推动全球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发布了福建师范大学编撰的首部英文版《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来自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代表和多国国家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4月29日,吉林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联合主办的“2014科技创业与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中国、英国、荷兰、俄罗斯、以色列、意大利、奥地利、丹麦、孟加拉国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记者参加了这两场关于创新研究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听到各国学者真知灼见的同时,深切感到我国社会科学学者已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重要参与者,正在为世界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利用创新:培育国家创新竞争力以推动全球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创新研究走出去

这是一场由中国智库主导议题并在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的学术会议。在研讨会上,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主编李建平教授介绍了课题组构建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这一指标体系由创新基础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创新投入竞争力、创新产出竞争力、创新持续竞争力5个要素层指标和37个基础层指标构成。评价结果显示,世界创新竞争力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世界创新竞争力平均水平与最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国家创新竞争力世界排名较高的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前20名中只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西方创新竞争力评价多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随机性较强。福建师范大学的研究则基于官方数据,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因而获得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美洲发展银行专家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经过了三次更新换代。第一代指标主要注重R&D(研究与开发)投资、R&D人才以及技术强度。第二代指标主要从产出的角度强调专利、发明以及技术市场成交数量。第三代指标更加关注创新过程以及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主要基于问卷调查获得数据。鉴于近年来创新在国家竞争力中的作用明显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

美国国家科学院专家指出,很多衡量创新的模型主要关注创新的回报和智力资本状况,但实际上还应关注创新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学者提出的指标体系包含创新环境竞争力指标,关注科技创新和自然的关系,很有借鉴意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全球创新指标报告》,其研究结论与福建师范大学的研究结论有一致之处——在创新竞争力方面,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他们还发现,不同地区的创新系统有很大不同。过去的创新战略主要关注如何复制以往的成功案例,但实际上创新系统的本地化才是关键。

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黄茂兴教授的发言得到与会者赞同。他说,发展创新型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破解发展难题的共同重大战略选择。创新竞争力研究就是要提供一个范式,用以帮助各国分析判断国家创新能力,制定创新政策。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改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合作共享,加大创新投入强度,注重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是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与会者认为,中国经验带来重要启示:制定正确的创新政策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就能在创新竞争力提升上取得成功。

“2014科技创业与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际创新研究请进来

此次会议就科技创新与创业、创新型经济、创业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与会各国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深化了创新型经济研究。其中,在如何发展创新型经济方面取得以下共识。

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把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政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创新的国家战略;维护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支持初创企业技术研发的政府基金;针对初创企业建立咨询指导中心;等等。与会者强调,一些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创新往往是非线性的,源于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或突破。因此,不能仅注重应用开发领域的投入,还应高度重视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可或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教授指出,高技术企业的创建者往往是工程师、生物学家、医学博士、科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则是潜在的创业者。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对于促进科技创业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认为,创新创业是复杂的多层次活动,既需要科技研发,也需要知识管理。因此,创新创业教学应打破学科限制,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坐在一起学习,促进学科交流。

挖掘大学技术转移的潜力。国外一些大学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帮助研究人员评估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参加技术转让谈判等。与会者认为,这一做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与会学者强调,创新发展不是零和博弈,而有助于各国互利共赢。中国正在从制造型经济走向创新型经济,并有望成为新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几点启示

我国社会科学已初步具备走出去的实力。两场国际研讨会,一个走出国门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一个把世界各地专家请到中国来开,都是社会科学走出去、扩大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形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正在快速提升,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正如联合国大学校长大卫·马龙在“利用创新:培育国家创新竞争力以推动全球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言,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对世界的学术贡献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从默默无闻到日益活跃,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积极参与者,并且带来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014科技创业与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组织者、吉林大学教授李政说,“真没想到国外学者对这次会议这么感兴趣,报名参会的学者太多了,会议规模一再扩大,还是难以满足需求。”我国社会科学焕发的巨大魅力和吸引力,既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成功,也来自中国学者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我国学者有理由增强理论自信,更多更好地把扎根于中国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世界。

不能忽视地方院校的社科研究力量。在成功走出去的学者中,不仅有“211”“985”大学的专家,也有地方院校的研究团队。比如,福建师范大学的竞争力研究团队,平均年龄仅31岁,凭着一股子韧劲和拼劲,不仅成为国内竞争力研究的执牛耳者,而且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这说明,地方院校中蕴藏着巨大的科研潜力,其综合研究实力或许难以超越名校,但只要找准领域、突出特色,依然可以做出一流成果。在对名牌院校科研支持力度已经较大的情况下,应更多注重培养地方院校乃至民间研究机构的社科研究力量,把他们的创新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注重培养和爱护中青年学者。随着我国科研水平整体提升、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一大批中青年学者成长起来,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成为我国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骨干力量。应该看到,中青年学者不仅处在科研思维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期,也处在生活负担最重的时期,丰硕成果背后透支的是身体健康。所以,不仅应注重对中青年学者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应从各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减轻生活负担,让他们安心科研、多出成绩。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1日 07 版)

(责编:杨丽娜、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