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 薇摄影报道
每种蔬菜都有唯一的管理编码。
石嫣夫妇查看大葱长势。
石嫣很喜欢在微博上问大家问题。有时卖萌,“你知道玉米‘儿童’时期的模样吗?”有时认真,“看看这两种豆芽有何分别?”也有时犀利,“农民就该又种健康菜、又拿低收入?”也有时迫切地自问自答,“想种菜吗?家里有旧篮子就可以,一个破口袋也可以,废旧轮胎也可以。”
你也许已经嗅到她身上的知识分子气息。的确,石嫣是清华大学博士后,现在是“分享收获”社区支持农业项目的负责人,有3个农场、40头猪、2000只鸡、30只鹅、4条狗、3只鸭子。戴着草帽看菜识虫,石嫣已颇有“老农”的架势,但她喜欢人们叫她“新农夫”。
“分享收获”社区支持农业项目在北京市通州区马坊村一个300余平方米的小院儿里,这是石嫣继“小毛驴”之后创办的第二个社区支持农业。最初创办农场源于石嫣想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食物的想法。
什么是社区支持农业?石嫣解释说,“社区支持农业”指社区每个人对农民生产做出承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承担农产品生产的风险并分享收获,而农民则负责任地对待土地并进行生态耕作。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预支菜金,农民悉心耕作,双方共担风险,然后在收获时由项目组织者负责将当季蔬菜按时送到消费者家中。与“小毛驴”农场中雇佣农民的方式不同,石嫣二次创业的“分享收获”项目采用的是和当地农户直接合作的方式,与农户协商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规范,在农户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在保证生态种植方式和基本运营成本的前提下,把更多利益留给农民和消费者。
“菜把式”郎叔是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马坊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也是“分享收获”的第一位合作农户。他们有20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种着60余亩土地,曾因收入不高而改种大田作物。如今,他们已经参与生态农业种植一年了,在与消费者共担风险的前提下不但收入有保证和提高,而且能够踏实快乐地在土地上耕作。
“人无‘良心’,便种不出‘良食’;没有安全感的土地,生长不了能给人安全感的果实。”石嫣体会到,“保证生态种植”也就意味着农户爱惜自己的土地、不让化肥农药损害它,并且想尽办法种出“良食”。
这一年,合作的农户慢慢增加,已经达到了400余户,“分享收获”的团队付出了很多。队员们大部分都是80后,很多为当“新农夫”而辞去了工作,每月工资两千余元,包吃包住。他们每天晚上7点半停止给消费者配菜,第二天一大早5点出车配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院儿的夜晚虽然没有电视,没有觥筹交错,但是有歌声、有讨论、有笑声。
石嫣说:“他们都如此热爱农业。‘分享收获’希望能给想做农业的年轻人一个强大的社区,支持大家不随波逐流也不妄自菲薄。” 在这个“大家庭”里,石嫣被大家称为“掌柜的”,她和丈夫程存旺也是在农场相识,在农场结婚,甚至当天的婚宴食材都是自家地里的菜。对于石嫣来说,幸福就是“吃到天下最新鲜的食物”。有参观者曾说,“在这里不仅仅是分享收获,更是分享幸福。”
这里有幸福,也有忧虑:农村里会种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基本都是50后。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更多农户愿意从事生态农业种植,她曾在“分享收获”的宣传册中写道,“每5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一亩土地脱毒;每1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一个农民健康耕作;每10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5个年轻人留在乡村工作;每100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有一个更可持续的乡村。”
现在,石嫣的梦想更大了,她和团队里的年轻人们除了希望带动当地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种植、增加收入外,还希望随着参与农户的增多,能够带动当地的农民成立自己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民在生产端的话语权。他们更希望“分享收获”能给村庄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一些文化、学习、交流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村庄的环境条件,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专题 |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