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100个人的中国梦·传递基层正能量)

王银才:真心赢得客回头

“爪手”老王

本报记者 张 文

2013年05月22日09: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银才在店铺中清理货物。

本报记者 张 文摄

23年的诚心经营,王银才当初400元起步的路边摊升级成闹市旺铺。这不仅是他诚信经营的回报,更是他积得跬步成千里的见证

“小时候得了一场病,右手变残疾了,别人都叫我爪手,后来我就索性将‘爪手’用作店名。”成都市成华区致顺路是远近闻名的绒线零售一条街,王银才的“爪手绒线铺”就在这里。“爪手”是四川方言,形容人双手不灵便,他没有觉得这称呼有什么不妥,却认为大概就是因为残疾,20多年来大家才会这么关照自己的生意。

路边摊升级成小店铺

由于身体上的不便,王银才一直都没能找到稳定的工作。1990年,他用东挪西凑的400元在自家小区门口摆起了地摊。“那个时候,400元对我来说是一笔非常不小的数目了,觉得卖绒线风险比较小,就去批发市场进了一批。”令王银才想不到的是,绒线生意一做就是23年。

王银才第一次进货是坐着公交车去的,回来时扛着好几麻袋绒线,到家后胳膊都酸得不行了。当天晚上,他和妻子罗珍群就用一块塑料布摆起了地摊。来买绒线的很多是邻居,王银才不好意思,只蹲在一旁看罗珍群帮顾客挑货。第一天摆摊结束后,看着罗珍群数着手中零零碎碎的钞票,王银才一下子觉得摆地摊“还挺有前途”。

第一批绒线卖完了,净收入近100元,这更坚定了王银才卖绒线的信心。第二次进货时,批发商见王银才勤快实在,就赊给了他几百元的货物,这让王银才大喜过望,因为更多的货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很快,他们结成了好友,这位批发商还数次赊给他上万元的货物。

夏天,买绒线的人少,他就兼卖一些单衣;冬天,他租来编织机,一边卖绒线一边帮别人编织毛衣。就这样,夫妻俩坚守着,终于在2008年买下了自己的店铺,并取名为“爪手绒线铺”。2011年,王银才买了车,从此他便能开车去进货了。

新顾客大多成回头客

王银才做绒线生意,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立了很多“规矩”:顾客绒线买多了,用不完可以退货;顾客在他这里买绒线,如果其他地方有价格更低的,他愿意退钱;买到的绒线质量上出现任何问题,就算已经用过,他也能全款退货……

“做的都是街坊生意,要不是邻居们捧场,我这生意也不可能做下去。”王银才坚信,做生意就和做人一样,只要真心对顾客,生意自然会好起来。

有一次,小区的居民许贤玲来退货。虽然拿在手里一掂量,王银才就知道退货的绒线少了不少,但他还是全款退还。过了几天,许贤玲发现退的绒线被孩子扯了一大截,便火急火燎地赶到王银才的摊前,连连道歉并要求买回那包绒线。王银才却说:“需要的话可以卖一包新的给你,有残缺的货我老王从来不卖!”老王的绒线生意赢得了附近居民的口碑。

王银才发现不管是摆地摊还是开店,卖绒线这个行业争的基本都是回头客,不少新顾客也是老主顾介绍的。今年62岁的张彩霞是一位老主顾,她前后为老王介绍过20多位顾客。“将近20年了,我都从小王这里买绒线,他家态度好,价格也公道,让人信得过。”张彩霞说,不管看上哪种颜色他都会仔细帮顾客挑选,就算所有颜色都看个遍他也很耐心,就算最后不买他也会笑着送你出门。

最近,王银才的女儿大学毕业了,正在考注册会计师资格,准备应聘财务方面的工作。王银才觉得很知足:“我快50了,女儿也出息了,家里也不缺什么,开着这店也不为挣多少钱,就为还常能和街坊邻居们一起见见面聊聊天。毕竟没有大家的帮扶,我也没有今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