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100个人的中国梦·传递基层正能量)

王兰兰:给老人的菜里添点肉

食堂一直在亏本,但她一直在坚持

本报记者 胡洪江

2013年05月10日08: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兰兰在“爱心食堂”里与老人聊天。

  本报记者 胡洪江摄

凉白肉、豆腐皮炒白菜、豆芽炒韭菜、小白菜汤,是“爱心食堂”5月9日提供的午餐。一荤两素一汤只收3块钱,开这样的食堂注定亏本。可是,王兰兰已经坚持了7个月,并且准备再开几家。

王兰兰的“爱心食堂”位于云南昆明市五华区红云街道幸福家园社区。“这是昆明第一家廉租房小区,2006年起陆续入住,如今共1578户、3000多人。”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兴梅说,小区里至少住着132位独居老人,有的还有严重残疾,生活着实困难。

2001年,王兰兰的女儿小佳丽患上肾炎,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很多好心人捐款捐物,共同延续着小姑娘的生命。2005年,15岁的小佳丽因为尿毒症去世。她留下的遗言是:希望妈妈能将她得到的帮助和爱传递下去。从此,做志愿者,照顾孤寡老人,给山区孩子送衣服,逐渐成为王兰兰生活的重心。

今年47岁的王兰兰也租住在小区里。在大伙儿眼里,王兰兰性子急,但是善良、热心,小区里有独居老人生了病,她会做好饭送过去。“没想到麻烦也来了,等这个老人稍微好一点,我不给他送饭而去照顾其他老人了,他就说我偏心。”无奈之下,王兰兰想到办个“爱心食堂”,让小区里所有生活困难的独居老人都能吃上热饭。

筹备工作从去年4月开始。可是,哪有钱租场地呢?王兰兰说服妹妹每月掏出2100元,盘下小区里一个60平方米左右的铺面。10余名靠低保生活的小区居民志愿投工投劳,附近大学里的学生也在周末过来帮忙,区工商、税务、卫生、消防等部门来到小区现场办公、特事特办。2012年10月19日,“爱心食堂”开张了,小区内100多位60岁以上孤寡、独居低保老人及部分残疾、重病低保人员有了方便吃饭的地方。

志愿帮忙的岳文武老人告诉记者,“爱心食堂”每天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3元,一次性缴清一个月180元餐费。许多老人每月只有370元低保金,除掉房租、物业费、水电费以及看病买药的钱,根本交不起伙食费。王兰兰就说,有多少交多少,实在不交也行。

王兰兰拟定每餐一荤两素一汤,午餐与晚餐不重样,今天吃的和昨天吃的不重样。翻开一天的账本:采购五花肉14.25公斤,花去323.95元;采购尾脊骨12.48公斤,花去274.6元;还有大白菜、洋花菜、老豆腐、番茄等若干。不消细算,“爱心食堂”肯定入不敷出。

“刚开张那会儿,亏得特多。后来好了一些,每个月亏1万多元。”王兰兰说,从今年4月起,一家企业决定每月为“爱心食堂”提供两万元米、面、油、菜等物资,初定提供一年,“接下来的日子好过多了”。

75岁的苏成志老人凑过来,“我以前自己煮饭,省着点吃,每个月都要500块钱,还不能顿顿吃肉。我也替兰兰发愁,食堂这么亏下去,可怎么办呢?”

自打食堂开办起来,王兰兰就辞掉了月薪六七千元的月嫂工作,整天在外面“化缘”,不少热心企业和市民也主动捐钱捐物。今年1月,相关部门协调将铺面免费提供给她,一大笔租金省了下来。如今,财务收支情况在食堂里公示,附近一家企业还派财务人员专门来帮“爱心食堂”做电子台账。

王兰兰还订了两条规定:如果有老人病得下不了床,或者重度残疾又无人照看,“爱心食堂”要送餐上门;凡有按月缴纳了餐费、过了时间却没来打饭的老人,“爱心食堂”要派人到家里去看。

而在打饭打菜的过程中,原本互不相识的独居老人们渐渐熟络起来。大家常聚在一起聊聊天,心情也好多了。

“现在只要一说‘爱心食堂’有事,小区里的居民都愿意搭把手。”岳文武说。

廉租房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了困难群众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孤寡、独居老人,期待稍微高一点的生活质量,这也是王兰兰正在为之努力的事。她说,“这些老人就生活在城市的角落里,不能忽略他们的存在。食堂做起来不容易,还是要坚持下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