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党生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首要和统领性要求,内设了党执政兴国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人民主体”范畴,不仅包含了群众史观、群众路线及其实践,也彰显了党对执政兴国核心价值目标的科学回答。
“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执政兴国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实现和促进人民的幸福。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以往其它政党的一个本质特点。自觉和充分地体现这一本质特性,关系到人民主体思想发挥自身的实现功能。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幸福观:人民主体思想的思想资源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阐述人民的构成、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以及人民是价值主体的内容,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幸福观背景下解读,其中蕴籍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 “民本主义”思想的扬弃。也就是说,人民主体思想是一个偏重丰富精神资源的文化范畴,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有着文化渊源和内在的文化动因。
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体的幸福观,它的一个基本价值是以民为本的精神取向。民本的幸福观是一种基于敬天、崇德、重民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关怀,表现为对人生命的意义、命运的关照、维护和追求,对“贵民”、“仁政”的意识形态的肯定和塑造。《尚书洪范》最早探讨幸福问题,“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命终。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1 “五福”、“六极”这种比较完满的幸福,是笼罩在“殷鉴”引申出的“忧患”意识之下的。无论《尚书·康诰》“天命靡常”,还是《尚书·五子之歌》“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以及《尚书·武成》“流血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都是 “得民则王、失民则亡”这种深刻道理和事实的写照。到了春秋战国之际,民本思想勃兴。孔子延续对人生及人的价值的深刻思考,发展出以仁为人的本质的一系列发现人、尊重人、爱护人、实现人重要价值理念:第一,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提出幸福社会的理念蓝图。夏殷以降,从夏代“事鬼神”以及血腥地杀戮而亡,到商汤“以民为监”、盘庚重民保民、武丁“敬民”,“小邦周”的胜利和“大邑商”的失败,奠定了孔子“吾从周”的思想基础。孔子轻鬼神而重人,不言“怪、力、乱、神”,以“爱人”释人,并进而将“爱人”界说为“泛爱众”2,诠释出幸福包含着理想社会建设的意蕴。在孔子的理想社会中,统治者往往都是重人惠民的仁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以匡天下,民到于今其赐” 3。而子产“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4 ,诸子百家 “安民则惠”、“安民而宥宗卿”、“爱民而已”、“仁民而爱物” 的论述也是俯拾皆是,究其因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的理想蓝图,是一种全人类追求人人幸福的大同世界,而不是只关注一门一派之自身的私利。第二,珍爱人的生命,更强调“仁”的德性的完善。《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日: 伤人乎?’不问马”。 当时,马的价格高于“厩人”的价格。孔子反对人殉,反对做陶用来殉葬。《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对“仁”的界定,本身就体现了民本的幸福观。“‘樊迟问仁,子日:爱人”6。仁之于人的幸福,其内化是“内圣”, 向内求,为已之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体悟天地之理,体会生命奥秘,亦是抵达幸福之本。如《论语·阳货》:“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又孔子在《论语》中《雍也》和《述而》篇称赞其弟子孔颜“箪瓢陋巷”却不改其乐,又自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其外化是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实现。即“外王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建功立业,实现 “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实现人生价值的超越。北宋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对全天下人共同幸福的追求,也是幸福的至高境界。第三,拓展人的幸福境界。儒家认为,人之幸福境界并非本能具有,与动物一样,所有的行为包括感情、欲望都是率性而自然,如荀子所言:“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7 因此,儒家特别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反复强调要“防未萌之欲”。认为在道德至善境界中,人不仅精神上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而且人性也得“上下与天地同流”8
的解放,从而达至天人合一的幸福境界。
由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所以民本幸福观常常就是历代思想家、政治家不同程度的富民、教民为怀的理念和社会实践。《论语 . 子路》“子日: ‘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日: ‘富之’。” 他的学生冉有问他:“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宋代思想家李靓继承发扬孔子重教化思想,把精神的富足作为民众幸福的重要条他说“所谓安者,非徒饮之,食之、治之、令之而已也,必先于教化焉。9孟子最早主张富民养民:“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以孝悌之义,颁白老不负载于道路矣。”10 这种民本的幸福观成为后世统治者首要的政治理念和实践,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政要·君道》:“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故而安抚百姓,发展经济,轻徭薄赋,戒奢从俭,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中国历史上缔造了一个空前的太平盛世。
当然,民本的幸福观在中国传统社会官方意识形态下也存在很大的局限。“皇帝本位”、“官本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实质,民者,如商之“众人”、周之“民人”、春秋以降之“庶人”,均指被统治阶级。民本的幸福观虽然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根本是为了维护官民结构政治框架下的皇帝、官僚集团,本质上是统治者道德说教式的理想图景,只能成为幸福的道德说教式幻想、空想。因此,我们既要承认民本的幸福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的事实,也要剥离传统民本幸福观的虚幻性,这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社会的幸福观是我们党提倡人民主体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向度
中国传统社会的幸福观,产生于封建文明,无法逾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统治原则和社会现实,最终沦为对“皇帝本位”、“官本位”的一种制约和改良。近代中国,孙中山先生把西方的民主思想与中国国情结合,发展出近代“民本”思想,阐述民生主义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幸福观。 现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在继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吸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人民的理论,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为实现中国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
幸福是人类努力追求的伟大目标,也是人类政治活动永恒的价值主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促进人民的幸福为当然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工作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思想中人民主体思想初步确立,指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群众路线上,也表现为高度重视人民幸福。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提出:“应该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12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解决民生幸福,寻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路。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精髓,把“以人为本”确立为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中国人民全面小康的幸福观。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的概念,此后在不同场合20多次谈到“小康社会”的思想。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构想,到江泽民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胡锦涛十七大、十八大不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人民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保障,有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需要,还有安居乐业的安定稳定社会环境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内蕴着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在建设和改革中追求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第一,小康理想具体化。2003年,江苏省提出全国首个省级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主要指标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 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18小项,25 个单一指标,明确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美元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美元,与人均GDP超3000美元一起,作为全面小康的核心发展指标,从而真正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全面小康的核心内容。这是中国共产党按照人民对全面小康的期盼,在历史上首次完成了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处提到了幸福或福祉,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开篇把“增进人民福祉”与“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等相提并论;报告把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望,概括使“人民幸福”的普适理念,把“人民幸福” 看成是衡量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看成是评价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标准之一,看成是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指标之一;报告结语号召,“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第二,突出人民群众的认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而准确把握,提出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判断是非得失前提,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在新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领导干部考评体系,使全面小康建设更贴近于百姓大众的期盼,是我们党人民主体思想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和谐、公正、可持续: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原则
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展开和创新的。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正式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再过45年,就是2001年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加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2012年11月末,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第一次详述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第二次详尽阐述中国梦,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习近平指出,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人民的幸福是“中国梦”的终极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因此,以实践原则为指导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就是以和谐、公正和可持续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共同意愿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和谐是人民幸福实践的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和谐的要求。我们党人民主体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心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全体人民的文化需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塑造具有先进意识的知识分子,提高广大普通民众的综合素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经济和政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等关系,重申继续坚持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出台创办为人民服务教育,提高就业率等各项惠民政策,指出了实现人民群众主体利益的路径。
第二,公正是人民幸福实践的基础。
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公正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文明的准则,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社会基础。正如尼布尔所指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道德”13.因此,每个社会都应该致力于正义,使自己符合公正的要求。公正的基本要求,包括参与社会发展机会的平等、社会资源分配的均等、社会产品分配与义务承担的合理等。虽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生产力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但创造的社会财富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所有要求。社会存在的不公平、民众生活压力的加大和个人发展的困难,使人民的幸福感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甚至导致群体分化和群体性怨恨成为社会情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多个方面构建公正公平的经济社会运行体制和机制,最根本的追求就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实践人民幸福实践的根本途径。
社会的和谐、公正是古往今来进步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矢志追求,也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兼顾自然和谐、社会公正与人类幸福,赋予人民主体思想以新的时代内容,揭示了实践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人类幸福的获得,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环境提供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生产发展改造自然,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最终使人类得到幸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与人类幸福的获得是相互统一的关系。30多年的发展,中国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经济体制、赶超型发展战略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加上GDP导向的考核体制指挥棒、责权不对称的财税制度驱使,很多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企业化或公司化,主要任务是抓经济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际上是陷入以人类为中心认识论的误区,忽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破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危及到人类幸福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人民幸福实践,必须坚持可持续原则,不仅需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同时更需要培养全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强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法律制度,为人民提供充分地实现幸福的自然条件的保证。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减小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提供给人类一个优美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四、实现人民普遍幸福: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内涵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把执政为民、创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科学化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人民主体”这个概念,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却无处不闪耀着“人民主体”的思想光芒。其中实现人民普遍幸福的理论构成人民主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14 。1841年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多篇论文,积极为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辩护。15在1825年出现的经济危机、1830年出现的阶级斗争的背景下,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唯心的历史动力论和个人创造历史的错误观点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人民主体思想: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包括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体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生产的主体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二是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具体指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自己创造价值的享有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历史也“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就是说,人创造了历史,但人创造历史活动的目的又是为了人本身,一切人类历史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益增长的利益需求,这是人类历史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历史唯物主义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创造者, 揭示了人民主体性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领域,马克思恩格斯把人们追求普遍幸福的主张、思想和实践,与能够实现普遍幸福的各种制度安排相结合,确定了社会主义以人民普遍幸福为最高价值。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认定未来社会以“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为直接目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进行了批判,即“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成为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6随后马克思在《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资本主义社会 “物的依赖性”进行批判,在《资本论》中对商品、货币、资本三大拜物教进行批判,对未来社会人类幸福社会进行艰辛的探索。人民普遍幸福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指出的那样,幸福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这些原理就是:“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17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主体、社会变革命的决定性力量以及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中国共产党继承群众史观这一基本观点,在执政的条件下揭示了人民幸福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党的十六大以后,“人民幸福”的主题不断得到深化,成为党在新时期执政闪国的亮丽而重要理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保证。十六届四中全会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让人民更加幸福。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在党的十八大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运、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的新境界,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阐发。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新一届党中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实现人民普遍幸福为使命,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将不断谱写人民主体内涵的新篇章。(作者单位:中共芜湖市委党校)
注释:
1、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论语·学而》
3、《论语·宪问》
4《论语· 公冶长》
5、 《论语· 公冶长》
6、《论语·颜渊》
7、《荀子·荣辱》
9、《李舰集》
10、《孟子 ·梁惠王上》
11、毛泽东.毛泽东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页
12、毛泽东文集( 第1 卷) [ M]北京: 人民出版社,P138-139
13、[美]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 人民出版社,1998:209
1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15、刘惠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发呢概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1).
16、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4.
相关专题 |
· 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