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命题本身的基础性研究,理论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等关系的互动研究三个方面不断推进,取得很大成绩。但必须清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仍存在学理研究不够、“问题意识”缺乏和国际视野欠缺等局限。今天,我国初步进入邓小平所说的“发展起来以后”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应从三个新的维度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
加强学理研究拓展研究深度
政治或意识形态色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无法回避的因素。上一世纪伊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就应运而生,它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密切耦合,是一个具有很强政治意蕴并得到广泛政治关注的概念。但过分强调政治或意识形态色彩而忽视其学理研究,就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陷入过于狭窄、难以深入的境地。这也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什么简单重复且缺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国初步“发展起来以后”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继续注重从政治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更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学理研究。这不仅是要为其政治研究提供学理支持,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迫切需要。起初,我们较为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论断与历史条件、发展进程,后来进一步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发展路径与疑难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理分析入手,强调其研究的学术含量和学术旨趣,从而提升其研究水平,拓展其研究深度。当然,强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研究,决不是否定其政治意蕴。相反,“学理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政治研究的基础。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研究,就是要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范畴,理清其基本要素,阐述其基本理论,揭示其内在逻辑,梳理其历史进程,发现其基本规律,把握其基本走向,评价其基本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强化问题意识拓展研究广度
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内含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也正是源于它面向并破解“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实践中展现其魅力,在解决问题中丰富其理论内蕴。从问题意识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会使我们的研究面向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并拓宽其研究广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不断回答或破解“中国问题”的进程。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今天,我国处在初步“发展起来以后”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甚至比不发展的问题更多、更难、更令人苦恼;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许多都是影响中国发展的“命运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首先必须直面并破解诸多“命运性问题”。当下,我们中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势,世界局势纷繁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这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当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研究方面要直面影响中国发展命运的“命运性问题”。而真正的“命运性问题”需要具备“从实践发展中来”“与中国发展命运密切相连”“与人民息息相关”三个因素,且与改革发展稳定这一总问题有关。“命运性问题”必须扎根于中国的现实生活,从实践发展中来,并反映时代发展脉搏,决定着中国发展命运,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我党在历史上曾出现的“左”右倾错误,恰恰说明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且脱离实践的危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命运性问题”,还必须切合中国发展命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特征。同时,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理论才能说服人,才能成为被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有用的理论武器。“命运性问题”还必须与人民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具体来说,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它所面对的“命运性问题”主要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公平分配利益、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结构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把握力量转移趋势和促进公平正义等。如果这些“命运性问题”处理不好,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党的形象就会受损,为此,必须高度关注这些“命运性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展现出来的一种理论自觉和理论责任感,只有增强这种理论自觉和理论责任感,才能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广度。
注重国际视野拓展研究宽度
不可否认,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长期存在着自我封闭、自说自话、自言自语的问题。当然,在发展初期,多注重国内视野,研究中国问题,这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理论等问题越来越显示出其世界意义和一般意义,由此也引起世界关注。在这一世界历史背景下,如何发掘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的世界意义,在关注自身问题的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就变得尤为紧迫。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国际视野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中国成功经验与中国道路传播到国外;二是积极吸收国外丰富的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与基本经验。这二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相辅相成,不可缺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也开始在国际社会舞台上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和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为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介绍到国际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此外,在理论建设方面,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这也增强了中国在世界对话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因此,今后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应多着力从国际视野出发,在凸显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故事和中国话语的同时,也要思考关于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而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另外,要合理吸收和借鉴国外丰富的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尤其要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些合理的思想资源。因为我国初步“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同程度上都涉及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以西方文化传统为背景,反思正统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弊病,一定意义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这也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启示。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绝对的妙药良方,也存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误读。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地模仿西方的理论,更不能妄想西方学者能为我们出谋划策、提供现成答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他者”的角度更加清晰地理解我们自己的理论。我们应通过比较研究,从中得到必要的警示,同时也可以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对优势,更好地讲“中国的故事”。
无论是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世界,还是吸收和借鉴国外一些理论的合理因素,都需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张力,既体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及丰富发展的必要性,又要展示将中国问题置于全球化背景之下加以考察的一种理论自觉。我们应从国际视野出发,在介绍、比较、借鉴中,从不同层面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执笔人:崔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