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决定取消下放52项行政审批事项,在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活力方面,中国官方再次推出新举措。专家分析,简政放权需要法治护航,防止“越减越肥”现象。此外,保障改革惠及民生,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严抓政策落实。
以简政放权稳增长系着眼长远
6月5日,国家行政学院第二届科学报告会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开幕,诸多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主题进行理论探讨。
近期,简政放权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热点话题。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取消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并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当前政府简政放权问题发表了看法。
“本届政府开局以来,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权限,希望通过释放市场和社会活力,在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任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说,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需要更大的突破。
如专家所言,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将简政放权作为主攻方向,至今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68项,简政放权成为政府改革的”先手棋“。虽然简政放权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舆论中也有观点认为,通过简政放权来稳增长可能“远水救不了近火”。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向中新网记者表示,相对于过去的刺激政策,简政放权对于经济的利好效果见效相对较慢,但这是放眼长远的措施。
“中国经济政策必须要放眼长远,而简政放权,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优先工作,这是基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运行状态、所处阶段、突出矛盾的综合考虑结果。” 慕海平说。
简政放权需防止“越减越肥”
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今年要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这意味着未来半年内还要取消和下放近150项,届时,也将提前3年完成这届政府任内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的承诺。
如此简政放权的力度,体现出政府“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但是,对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一直以来,舆论更关心如何杜绝“没好处的容易放、有油水的死命攥”这一现象。
“部门自己在取消和下放审批权力时,肯定有部门利益考虑,此外,一些部门审批事项五花八门,非专业人员和普通民众根本看不懂,所以下放权力的时候会出现水分。”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政府部门应该先阐释澄清各项审批事项的概念、职能,然后引入社会民意参与评价,讨论其是否取消、下放或者保留。
慕海平则表示,简政放权是个逐步的过程,不能为了减而减。一些被舆论视为“真金白银”的审批事项,它的取消和下放需要看市场条件是否成熟,放权之后的市场监管能力有没有建立。
此外,慕海平说,“过去我们搞过简政放权,但是,‘减’了之后又不断地‘收’,甚至出现‘越减越肥’的现象,要杜绝这种现象,当前简政放权需要法治护航,做到行政审批于法有据,法无授权不可为。”
引入第三方评估破解政策落地难
让简政放权的改革真正惠及民生,需要上下同行,保证政策落地。
对于简政放权政策的落实,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要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既要解决越权越位问题,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红利。”
其实,近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抓落实”已是李克强讲话的高频词。他强调“国务院决不发空头文件,所有政策措施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甚至直接指出,一些地方出现“为官不为”的现象。
对于政策落实,目前,国务院也决定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察,并提出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既督地方、也督部门。国务院将派出督察组,对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
有评论称,对公共政策落实开展全面督察,这在中国并非首次提出,但在政策督察中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却是中国政府在其正式会议文件中首次公开提出。
“如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是同一批人,这可能造成一种局面,因为信息不对称,下级可以忽悠上级,但上级无法全面督查每一个地方的政策效果,所以需要引入包括学术机构、民众在内的第三方评价,这种督促会更细致也更有效。”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向中新网记者分析。
对于国务院针对政策落实派出的督导组,何增科说,督导组工作时必须少听汇报、多听民意,接地气的督导才具有针对性。此外,解决政策执行难、落实难,最重要的是改变政绩评价机制,将民意真正引入官员评价体系,遏制官员庸政、懒政现象。(记者 阚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