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5年末,毛泽东在起草明年解放区工作方针的中央指示时,便强调要练兵,包括进一步改进军队政治工作,克服军队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1947年9月7日,朱德在全国土地工作会议上专门谈到整军问题,指出“我们的军队需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以整顿”,并强调部队的政治工作、军事教育和战术运用都要依靠士兵群众,走群众路线。他说:“我们过去每做一件事不是发动整个部队做,而是派几个工作人员做,那样收效不大。如果把群众发动起来,每个战士都做,那就做得很快并且做得很好。不要认为我们的部队只会打仗,他们是很有政治觉悟的,很有能力的,能做很多事情的。如果我们在部队中工作的同志不断加强群众观点,遇事走群众路线,同群众打成一片,吃饭在一块,行军在一块,做到思想一致,行动一致,那我们就一定能把部队带好,带成一支模范的队伍。”同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响亮口号。此时,党领导的野战部队已达132.2万余人,地方部队、后方军事机关等非正规军为116.8万人(其中作战部队占80万人),全军总计约249.1万人。国民党士兵被俘后调转枪口的“解放战士”,农民分得土地后参军的“翻身战士”,使人民解放军迅速壮大,同时也带来加强教育管理和提高战斗力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整军已势在必行。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1947年冬至翌年2月,全军(在大别山作战的刘邓兵团主力除外)进行第一次大休整,利用这一间隙开展新式整军运动。所谓“新式”,指所采用的整军方法都是新近发明的,或是总结部队已有的新鲜经验加以推广。这是一场军内有秩序、有领导、全体官兵一起参加的民主运动,其鲜明特征是走群众路线,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诉苦。从阶级教育入手,动员士兵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当时的部队有三种战士:从国民党部队过来的解放战士,老八路,土改后参军的新战士。解放战士的阶级觉悟比较模糊;老战士有八路军的好传统好作风;新战士懂得为谁而战,但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把这三种人编为“三合一”班,开一个诉苦会,各诉各的苦,大家的心在诉苦中不知不觉贴近了。同时,解放区是如何搞土改的,蒋管区农民有什么苦处,八路军有哪些好传统好作风,大家也通过诉苦了解了。这种会开上一两天,全班人的阶级觉悟都提高了。
二是开展“三查”、“三整”。“三查”,指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与解放区整党相同,即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概括地说,就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揭发干部所犯错误乃至严重问题;赋予士兵推选下级干部、待上级委任的权利;士兵选出的代表有权协助连队首长管理连队的给养和伙食,等等。用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的方法,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之目的。
三是开展群众性练兵。在部队内部挖掘射击、刺杀、投弹等能手,采用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军事民主方法,借此提高了指战员的军事技术。再就是推广某些部队提高战术水平的做法:作战时连队在火线上开会,发动士兵讨论如何攻克敌阵、如何完成战斗任务;战后,再组织全连官兵检讨作战的优缺点。
新式整军运动一直延续到1948年夏。通过这一运动,部队着力整治错误思想倾向和不良现象,普遍改进了作风,加强了团结,提高了政治觉悟,增强了战斗力与纪律性,密切了军民关系,从而进一步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质,顺应了战略反攻的形势。毛泽东认为,“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他分析总结说:“我们所实行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整党、整军和土地改革工作,我们的敌人国民党是一样也不能实行的。在我们方面,是如此认真地纠正自己的缺点,把我们的全党全军团结得差不多像一个人一样,使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密切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执行着我党中央所规定的一切政策和策略,胜利地进行着人民的解放战争。在我们的敌人方面,则一切相反。他们是那样腐化,那样充满日益增多的无法解决的内部争吵,那样被人民唾弃而陷于完全的孤立,打了那样多的败仗,因此他们就必不可免地走向灭亡。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反革命的互相对比的全部形势。”《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4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12—1313页。
毛泽东所作的这种对比,深刻道出了国共两党及其军队在作风上的强烈反差。“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密切地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此时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运动在解放区搞得热火朝天,便是很好的说明。此外,鉴于解放区的扩大以军队的胜利进军为标志,各地老百姓对共产党的第一印象是从军队那里获得的,因此,党十分重视整肃军纪。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各军深入教育,严格执行。党对军队的领导,新式整军运动以及拥政爱民、严明军纪,使人民解放军成为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成为人民的子弟兵。
“不吃一个苹果”的故事便是一个例证。辽沈战役是在1948年秋打响的,东北野战军政委罗荣桓在总攻锦州前夕召开政工会议,在强调群众纪律时特意指出:“要教育部队保证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无论是挂在树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要吃,这是一条纪律,要坚决做到。”结果,参战部队都做到了这一点。激战间隙,又饥又渴的战士们坐在果实累累的苹果树下休息,但没有一人摘果。时隔九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讲到此事。他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露宿街头”的故事也很感人。1949年5月27日,华东野战军攻克上海。时值江南梅雨季节,蒙蒙细雨中,疲惫至极的战士和衣抱枪,整夜睡卧在市区马路两侧。这一幕使无数上海市民深有感触,包括年轻的民族资本家荣毅仁。他晨起后看到这一场景,不禁唏嘘道:“看来,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于是,他打消迁居香港的念头,决定留在这座获得新生的城市。正如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所说,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取得了军政全胜。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中国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与获得人民特别是解放区人民的倾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翻身农民分得土地,有保卫土改果实的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亲身经历中深化了对党和人民军队的认识与感情,故而毅然决然地爱党爱军。1947年春,仅冀南永年县,在10天内就有4839名青年报名参军,组成一个“翻身团”。在山东解放区,民众全力拥军支前,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口饭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芭蕾舞剧《沂蒙颂》取材于发生在山东临沂的真实情节,讲述英嫂用自己乳汁营救解放军伤员的故事,感人至深。片中同名插曲也很优美,讴歌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淮海战役中,各地支前民工与参战官兵的比例达到9∶1。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不畏艰险,战胜重重困难,硬是用手推小车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汽车,为解放大军提供了强大的后勤补给,书写了人民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影片《车轮滚滚》生动再现了这一历史场面。据粗略统计,在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达543万人次,共向前线运送6000万斤粮食、1460余万斤弹药。陈毅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破竹之势横扫国民党军队,充分印证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