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

(2014年5月26日)

2014年05月27日08:35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贯穿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在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破解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首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首都新篇章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市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而不懈奋斗。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首善意识,铸牢首都市民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寻求“最大公约数”,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强化首善意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首都经济社会政策制定和重大改革。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在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行政管理、作风改进上,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谋划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良性互动。

(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首都社会治理全过程。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直面首都可持续发展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努力破解“城市病”,积极做好北京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修订完善首都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强化行为制度约束。加强“平安北京”建设,重点整治危害首都公共秩序和市民安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追溯和追究制度。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鼓励守信、惩戒失信。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促使企业和个人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做到经济行为、社会行为和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

(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首都法治建设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使软要求变为硬约束,以法制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制定法治政府建设规划,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执法监察工作机制,坚决查处执法违法、侵害群众利益和以法谋私的行为。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规范化、公开化、信息化,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努力让广大市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落实北京市普法规划,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三、注重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首都国民教育全过程

(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规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全市中长期教育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和教学研究中,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习惯养成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教学成果奖、学科德育精品课程评选和名师名家示范课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实施等,在全市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激励广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八)拓展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和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爱心公益、勤工俭学和科研发明、创新创造等活动。办好市、区、校三级红领巾学校、团校、军校和学生党校,深入实施社会大课堂建设工程。推动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将参加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让青少年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注重家风家规建设,引导广大家长传承弘扬家庭美德,重视言传身教,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九)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完善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与职称晋升和评优奖励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管理的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骨干队伍建设,注重发挥知名教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

四、加大宣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首都共识

(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坚定人们的价值追求。发挥社科基金的导向作用,发挥首都社科理论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加强对首都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状况的跟踪分析和对策研究,加强社会思潮和各类舆情的动态分析,及时推出有分量有影响的成果。首都各相关报刊要加大理论宣传力度,强化正面引导。组织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百姓宣讲员走进基层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编写通俗理论读物,组织拍摄电视专题片,采取故事化表达、形象化展示的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通俗化。加强阵地管理,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空间和渠道。

(十一)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全市各类新闻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要在选题策划、内容制作、采编报道、版面时段安排等方面统分结合、协同实施,形成立体化宣传态势,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覆盖面、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新闻媒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新闻工作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素质能力,将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作为新闻从业资格考评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向世界讲好中国和北京故事,传播好中国和北京声音。

(十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传播。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以新媒体为依托,充分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文化样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持续有效地覆盖广大网民。属地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要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专栏、讨论专区和网上大讲堂。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回应网民关切。引导各类网站积极开发内容健康、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产品。实施网络新闻信息从业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加强网络社会监督和网民自律,完善网络实名制和首都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及时清除网上有害信息,强力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真正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十三)创作生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产品。发挥首都文化资源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中。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制定创作生产规划,发布年度重点项目,扶持资助重点作品,强化示范引导作用。围绕“中国梦”、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在各门类推出一批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精品力作。加强对新兴文化业态、文化样式的引导,让不同类型文化产品都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加大优秀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展销、经典作品阅读观看等活动。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关注创作动态,壮大文艺评论队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艺思潮。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规范和改进文艺评奖。实施文化名家领军工程,建设首都文化人才高地,充分发挥首都文艺工作者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首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十四)发挥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首都各类报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互联网站、手机运营商等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做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的刊播工作。利用全市主要道路、公共场所、建筑围挡等场所设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宣传。各类公益广告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加强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形成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研究制定扶持公益广告的财政政策及评价激励制度,推进公益广告宣传的常态化、规范化。

五、注重实践养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北京人的良好形象

(十五)以思想道德引领战略推动全社会道德实践。弘扬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坚持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深入推进重大典型宣传,推荐评选“北京榜样”,做到层层举荐、周周上榜、全媒传播,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深化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利用道德讲堂、道德论坛、百姓宣讲等形式,推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进基层,实现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深入开展全民道德修身活动,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青少年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社会公众人物要履行社会责任。

(十六)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机关团体要在志愿服务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志愿服务,为群众作出表率。要充分发挥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重要作用,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构建志愿服务网络,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衔接。以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大型活动、应急救援、环境保护、扶危济困、邻里互助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推进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岗建设,打造一批终端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网络。以购买志愿服务项目等形式,支持基层志愿服务常态化、社区化和专业化。健全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和培训管理,推动志愿者服务记录和保险工作,启动志愿者星级评定,完善激励保障措施。

(十七)深化首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热心公益、勤劳节俭和爱岗敬业教育,持续推进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和网络文明行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开展“美丽中国、绿色北京”、“清洁空气蓝天行动”和“节粮、节水、节电、节约钱物”等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全民阅读活动,每年向市民推荐一批优秀阅读书目。建立和规范礼节礼仪制度,开展文明礼节礼仪教育,举办庄重简朴的仪典活动。弘扬北京精神,倡导文明新风,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修订首都精神文明创建管理办法和测评体系。

(十八)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作用。利用北京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的优势,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彰显古都文化魅力。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积极培育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品牌,统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培育具有浓郁京味、富有现代内涵的节日文化。重视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活动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十九)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举办庄重肃穆、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让人们从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利用党和国家以及全市办好大事、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加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网上阵地,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系。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积极发展北京红色旅游,开辟新的红色旅游线路。

六、加强组织领导,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二十)建立党委政府负总责、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高起点统筹谋划,高标准有序推进。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开展相关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推进的重要职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十一)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优良作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以人格魅力感召群众、引领风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和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学习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维护者、示范者。

(二十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到基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要认真履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各区县、各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分类指导,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配合做好政策支持,完善与工作需要相一致的保障措施,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各领域、各行业和基层单位的管理之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