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上篇 批判旧世界   第二章 马克思与康德

引子 康德的两面

韩毓海

2014年05月09日13:3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权 独家连载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人都有两面性,知识分子更不例外。但是,却很少有人表现出康德那如此伟大的两面性:一面朝向星空,一面朝向心中的道德法则;也很少有知识分子像康德那样,既如此保守,但同时却又如此革命。

康德和卢梭出身相同,他们都是工匠的儿子。然而,时代却不同了。因为时代的不同,康德这个工匠的儿子方才被从自己的阶级中分离出来,成为“知识分子”,即他不再是卢梭那种“劳动公民”,而是上升为“学院公民”。从1740年9月24日在大学注册那一刻起,这个工匠的儿子其实就等于从一个行会转入另一个行会,从一般“市民”成为“大学生”,这意味着:他从此便脱离了那个“靠双手劳作和买卖营生的阶级”。

知识分子是社会再生产领域的主力军,即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一定的社会生产法则、标准和价值观。在此前的欧洲,这项工作是由教士们承担的,而在教士们名誉扫地之后,人文主义者和启蒙者继承了这个使命,但是,他们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却被培根和卢梭们攻击得遍体鳞伤,于是,新的社会法则和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便摇摇欲坠了;现在,这个工作由教士手里转到了教授的手里,并最终在康德那里得以完成。

康德所做的是综合性的工作。康德首先是个伟大的“综合家”,他提出的法则就叫“先天综合判断”。康德把此前人文主义者、启蒙者对于范畴和推理的爱好,与经验主义者、早期科学家对于观察和试验的爱好综合起来。其中,数和量、时间与空间、逻辑推理就是这样被综合起来,成为法则(即“判断”),数学、逻辑学和语言学也就是这样构成了形而上学的基础;它既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既是理性的,也是实践的,既是合理的,也是现实的;这个法则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可以被运用于所有的人、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地方,可以被运用于一切领域,也似乎适合一切领域。

康德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似乎说明了一切,但也可以说其实什么也没说明。

从康德时代起,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学院知识分子就是个稳定的阶层,其地位类似贵族,而对“普遍法则”的热衷恰恰表明:知识分子更关心的是解释世界,而不是“世界的改变”和改变世界。因为,只要“法则”这个基础不变,那么世界就不会真正改变,此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

不过,康德思想固然有其保守性,却也有深刻的革命性,虽然这种革命性并非来源于对现实政治状况的分析。康德对于现实政治几乎毫无热情,他毕生住在哥尼斯堡,不会像四处流亡的卢梭和马克思那样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康德思想的革命性来自他的谦虚好学,简而言之,就是他知道“人外有天”,而“天”是变化的,而这正是知识分子本来应该具备却很少具备的美德。

说来平常,足不出哥尼斯堡的康德,他思想的革命性就来自“仰望星空”。康德因此知道,先天综合判断只是人内心的道德法则,但是,“能量”和“生命力”却是“天”的法则,面对天的法则,道德的法则是机械的、狭窄的,是会被能量和生命力冲破的。因此,革命和变化,并不是指一个事物摧毁和推翻另外一个事物,而是指事物内在的能量冲破了其外在的结构、法则之束缚。

马克思的革命思想(他称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学说)与此前的革命家的学说都不同,马克思强调:资产阶级社会法则的真正基础,就是以康德哲学为集大成的形而上学(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法则支配、限制着资产阶级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但是,资产阶级的社会法则正如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本身,太过狭窄、机械,因此,最终必将因生产力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而从内部被冲破。康德提出的普遍法则,不过是静力学时代的法则,而关键在于热力学时代的法则,即“浩瀚星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种法则。

实际上,马克思的革命学说与康德最为接近,即社会“革命”类似宇宙能量的爆炸,是新的社会因素冲破旧社会秩序的外壳。而面对人类世界,马克思往往把这种能量和力量称为社会化了的自然力——生产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