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党员干部下基层 有“情”还须先有“勤”

中共嘉禾县委组织部 刘阳波

2014年05月08日15: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地下基层走访调研扶贫解困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地方都新设了载体和平台,如:联乡包村、结对共建、工作队、党建指志员、第一书记等,让党员干部面对面为群众服务,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但有些干部下基层后,常常抱怨现在的群众真难打交道,我们真心实意下去了解情况,帮他们解决困难,却话不投机两句多,有的看到我们还绕、躲着,走家串户还时不时吃“闭门羹”,于是叹道:现在的群众不讲感情,难打交道。其实,老百姓最讲究“情义”,最通情达理,也最反感无情无义的干部。胡锦涛同志曾讲: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总书记习近平谆谆告诫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要勤下基层,联系群众,只有平时和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关键时候他们才不会让你尴尬,让你难堪,开展各项工作才会得心应手。说一千道一万,下基层开展群众工作,要努力从自身做起,有,“情”还须先有“勤”。

一、勤走。到基层去,必须端正动机,明确目的,放下架子,平时多走动,多去老百姓家里看看,你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需要什么,你才能帮他们解决诸如家庭纠纷、宅基地纠纷等等一系列牵涉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又经常另他们吵架打架的问题。只有沉得下、融得进,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才能摸到实情、听到诤言,掌握到平时难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二、勤说。会说“群众话”,是干部做群众工作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坐在群众的炕头、站在群众的地头,同他们拉家常、谈心得,才能真正听到、理解、学会群众鲜活的本土语言,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就能很好地把上级政策“翻译”成群众喜欢的“群众话语”,这会使他们感受到关怀、温暖。不管你是什么级别,官大官小,在群众心里你代表着一级政府,带着感情聊家常,在潜移默化中就向群众宣传了政策、讲清了道理,解开了他们心中想解开却又难以解开的“政策疙瘩”。

三、勤学。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朋友致富;学习社区管理,帮助社区的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工作中的难题;提高自身素养,让基层的老百姓信服党的干部有一种高尚的人格。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和群众建立感情的过程中不过火、不过度,既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又能很好地把握政策界限,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四、勤政。毛主席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光说不练是空把式,我们有些干部下基层说得天花乱坠,把蓝图描绘得非常美好,就是不办实事,这种只会搞“花架子”的干部,群众是非常反感的。我们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办好办实,如:产业发展、就业、看病、绿化清洁、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困难,一件件办实,一桩桩办好。事情办好了,群众就会满意,我们要求群众的事,他们就会做得更好,感情自然就有了,党群关系自然就会更加融洽和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