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一部全景展示党的作风建设的精品力作

王一木

2014年05月04日10:37   来源:江西日报

原标题:一部全景展示党的作风建设的精品力作

  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著名理论专家夏春涛先生撰著的《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作风建设问题》一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建理论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是一部直接服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优秀通俗理论著作。该书具有以下三个显著成就和精彩亮点。

  一是研究框架有新意,是我国首部党的作风建设史论著。该书是“全国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选题重大。作者凭着其多年来从事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理论研究所形成的深厚积淀,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时代要求,精心构织了全书的叙写构架,突出主旨和阶段性特征,是一个富有创新性的叙写架构。它客观真实地描述了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在革命、建设、改革每一个时期的历史经纬;系统全面地阐释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上一以贯之的意志、勇气和理论智慧;鲜活通俗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形成、保持和发扬光大的光荣传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永葆本色的精神风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科学严谨地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作了重点阐释和研究,形成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是视野开阔,匠心独运,史论结合,“问题”意识突出。党的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党的作风问题的本质是什么?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作风建设上遇到了哪些突出问题?党是如何认识和思考这些问题的,又是如何积极寻求解决的,采取了哪些办法和举措,形成了哪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培育和形成了哪些时代新风?这一系列的问题,作者在书中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研究和发展党建理论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这也是中央的要求。所以在研究中共作风建设问题的时候,作者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势,深刻把握了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很强的敏锐性。

  诚然,研究党的作风建设问题,首先要处理好的一个问题,就是历史性与理论性的关系。因为中共作风建设问题既带有思想史的特点,又有理论史的特点,既是作风建设史(怎么做的),又是作风建设思想史(怎么认识的);既讲史,又梳理和解析理论,是这两者的结合。能否把握好这个关系,是检验这本书成败的一个关键。作者采取了史论结合,以史为主的写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事实胜于雄辩”,作者查阅了数百万字原始文献,爬梳资料,梳理线索,努力用事实(史实)说话。在章节设计上,做到了重要内容不遗漏,而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专章论述,而新时期迄今的作风建设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共写了4章,占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可谓匠心独运。

  三是文风鲜活,取材精当,通俗性和学术性相得益彰。该书的文风非常鲜活,文笔流畅,语言洗练、有味;取材也非常精准、有分寸,可读性很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的梳理提炼,既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命题,更是一个大众化的认知命题。因为党建理论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是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性和党的宗旨意识,密切党群关系,实现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当前,有些理论读物“学术”有余、“大众化”不足,读者敬而远之。如何实现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通俗性的有机结合,作者在中共90多年浩如烟海的理论和实践文献中,用心收集了大量的史实、数据和案例,精心加以组织和衔接,让一个个原本高深难懂的立论和理论,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点明和穿引,变得鲜活而生动,易懂而通俗。就“学术”的严谨而言,作者对每一段话字斟句酌,对每一个出处都认真核实;就“大众化”的通俗而言,作者更是破费思量,为避免注释过多,对书中引文仅择要注明出处,凡是没有加注释的引文,均在正文对时间等细节作了交待,读者可据此结合本书所附的“主要参考文献”,较便利地查阅原文。

  概而言之,这部学术大作,既是历史性与理论性、理论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结合,更是学术性与通俗性相得益彰的精品力作,是一部全面认识和把握党的作风建设不可多得的重要读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夏春涛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